10月11日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均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汇金公司将在未来六个月内以自身名义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其中工商银行获增持2761万股A股股份,农业银行获增持3727.22万股A股股份,中国银行获增持2488万股A股股份,建设银行获增持1838万股A股股份。消息一出,各大财经媒体纷纷转发,大喊重磅利好的新闻被刷爆朋友圈。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我们应冷静下来想想,汇金增持对市场到底影响几何?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之前几次汇金增持的情况及后续影响。
2015年8月19日,汇金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分别受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10.14亿股、12.55亿股、18.10亿股、4.97亿股A股股份,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合计耗资接近200亿元。除四大行外,汇金公司增持的还有光大银行、新华保险、申万宏源等金融机构,其中增持光大银行A股股份约6.30亿股,增持新华保险2824.92万股,增持申万宏源约1.46亿股,按照公告日收盘价计算,三者合计增持金额约为61亿元。上证指数先跌后涨,从8月19日的3800点附近连跌5天到2850点附近,随后反弹至12月23日3684点附近。被增持标的基本跟随上证指数,也走出先跌后涨的趋势。
2013年6月13日,汇金增持工行股票1932.14万股,增持农行股票4293.49万股,增持中行股票1846.59万股,增持建行股票2449.04万股。另外,还增持光大银行股票2204.62万股和新华保险股票206.05万股。在增持后的第二日,上证指数结束八连跌并小幅反弹,随后从2150点附近跌至6月25日1850附近,之后行情反转,持续五个月左右反弹至12月份的2250点附近。被增持标的除新华保险外,基本跟随上证走出先跌后涨的趋势,新华保险直接止跌反弹。
2012年10月10日,汇金公司宣布自2012年10月10日起,在二级市场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承诺期6个月。截止2013年4月,四大行纷纷出公告披露汇金增持情况,累计资金达20多亿元。之后上证指数在2100点左右震荡,至11月5日开启下跌,12月4日1950点附近止跌,反弹至次年2月18日2444点附近。被增持标的开启震荡上行走势至次年2月初,并没有跟随上证指数下跌。
2011年10月11日,汇金公司宣布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上证指数隔日大涨3%以上,涨至11月15日后开启为期近两个月的下跌。被增持标的跟随上证先涨后跌,走出了一波过山车式的行情,经历了区间大幅波动。
这次汇金增持消息一出,11日当晚富时A50应声上涨,最高涨幅达1.7%。12日开盘后,早盘高开低走,全天涨幅0.94%。获增持的标的中,工行涨幅2.54%,农行涨幅0.55%,中行涨幅3.18%,建行涨幅2.68%。
从历史几次汇金增持情况来看,之后的走势波动将加大,原因在于汇金增持会提升市场信心,增加二级市场购买需求,而前期布局四大行的资金也会在高位借利好卖出,双方力量强的一方则会主导之后的行情走势。
从资金面角度来看,汇金已增持工商银行1.30亿元、农业银行1.36亿元、中国银行0.94亿元、建设银行1.17亿元(按10月11日收盘价计算)。对于大几千亿、上万亿市值的银行来说,每日成交量在几亿到十几亿,一亿左右的增持并不算多,可能对A股市值较小的建设银行影响会相对大一点。
因此,作为聪明的投资者,若要参与汇金增持后的上涨行情,则应该选择处于相对低位的标的,或者直接投资跟踪上证指数的标的。对于前几次汇金增持后先跌后涨的情况,我们应该控制好仓位,以防下跌带来的损失。我们应该避免盲目追涨,对于处在高位的板块和基金应该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