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医药买回食品饮料,外资持仓新动向】随着A股公司2023年三季报收官,代表外资动向的QFII布局图谱浮出水面。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收盘,有623家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身影。在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板块里,QFII第三季度重点加仓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医药生物等行业板块,较上一个季度末的增幅均超过20%;轻工制造、基础化工、房地产等行业持仓股数环比增幅均超过10%。作为外资重要的入场通道,北向资金对医药生物、轻工制造和房地产行业公司进行了显著加仓。与此同时,此前备受偏爱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光伏产业等板块,QFII和北向资金在三季度均有减持迹象。统计数据显示,生物医药行业获得QFII大幅增持。截至三季度末,QFII持有68家生物医药公司,其中56家为新进或增持,但同时有11家遭到减持,另有22家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QFII持有医药行业公司股数合计达5.08亿股,较二季度末增加21.46%,持股总市值高达102.20亿元,是所有行业中唯一一个超过百亿元持股市值的行业。与此同时,北向资金三季度末持有56.88亿股,较二季末持股数量增幅为5.39%,持股市值近2000亿元。数据显示,QFII在三季度新进5家食品饮料公司,另有4家公司获得增持。截至三季度末,QFII持有食品饮料公司的总股数达1.20亿股,较上季度末增加29.53%;QFII持仓市值为25.07亿元,较上季度末市值下降9.76%。
【31省份9月CPI出炉:17地物价降了 黔豫晋“六连降”】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9月,17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六个月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9月,全国CPI环比上涨0.2%,同比持平,环比、同比涨幅双双回落。31省份9月CPI同比“跌多涨少”。其中10省份同比上涨,17省份同比下降,涨跌省份较上月分别减少5个和增加3个。具体来看,内蒙古、青海、上海、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北、广东、宁夏、甘肃等10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且均处于“0时代”;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吉林、浙江、云南、辽宁、福建、湖南、陕西、山西、河南、广西、海南、新疆、西藏、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17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六个月回落,贵州则是唯一降幅超1%的省份。另外,从增减幅来看,青海增幅最大,为0.6个百分点;贵州降幅最大,为0.7个百分点。
【上市险企三季报喜忧并存:负债端亮点多,投资端承压重】截至10月30日晚,A股五大上市险企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整体来看,五大上市险企业务发展方面亮点较为突出,尤其是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明显,但投资端承压明显,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呈下降态势。从负债端的表现来看,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尤其是新业务价值增长亮眼。中国人寿前三季度保费收入、新单保费、首年期交保费规模与增速均创最近3年历史同期新高,公司经营发展稳中有进。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保费收入达5787.99亿元,同比增长4.5%;新单保费达1966.56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首年期交保费为1059.82亿元,同比增长16.0%。在新单保费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此外,其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了14.0%。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335.74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40.9%。同时,平安产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355.38亿元,同比增长6.8%。中国太保前三季度共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047.75亿元,同比增长7.4%。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2226.25亿元,同比增长6.2%;新业务价值103.28亿元,同比增长36.8%;保险服务收入639.14亿元,同比下降5.2%。同期,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84.55亿元,同比增长11.8%。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13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新单期缴保费236亿元,同比增长43.7%。中国人保旗下的人保财险前三季度实现原保费收入4096亿元,同比增长7.5%,市场份额稳中有升。此外,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29.11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20.31亿元,同比增长40.2%;续期保费1004.25亿元,同比增长1.5%。
【11月资金面展望:存在一定流动性缺口,年内降准可能性存在】经历过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一度飙升后,11月资金面如何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10月31日晚间,接近央行的市场人士分析,从11月1日开始,随着月末因素消退,以及前期财政发债资金转化为财政支出,加之预计央行将会继续根据市场需求充足投放流动性,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货币市场利率将回落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附近。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投放了大量流动性,10月31日公开市场逆回购余额高达2.69万亿元,处于历史高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研报中指出,经测算11月存在一定流动性缺口。其中,政府债券方面,融资压力较大。参考部分省市公布的地方债发行计划和国债发行规律,结合目前特殊再融资债以及国债增发的情况,预计11月政府债整体净融资约12000亿元。财政收支方面,支出料将发力。参考历史经验,11月通常财政支出会高于收入,考虑到目前经济修复仍存挑战,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减税降费”,预计财政收支差额的绝对值较往年会将进一步扩大。此外,外汇占款自去年末变化加大,但整体影响仍相对较弱,缴准压力微增对资金面带来一定的扰动。
【公积金成提振楼市发力点,多地“商转公”业务重启】近日,芜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芜湖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实施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可办理“2016年12月31日(含)之前已发放的商业贷款”“商转公”业务。根据芜湖的规定,申请人申请“商转公”贷款时,公积金账户应处于正常缴存状态,且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12个月(含)以上。办理“商转公”贷款涉及的房屋需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且权属明晰,且有“先还后贷”和“以贷还贷”两种方式。“2018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20日期间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商业贷款,贷款房屋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可以申请办理住房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业务。”10月20日,山西省省级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通知》中,同样提到“商转公”等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调整。“商转公”的队伍正在持续扩大中,2023年以来,重庆、黑龙江哈尔滨、江苏徐州、江苏盐城、江西赣州、安徽蚌埠等多地对“商转公”贷款予以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恢复“商转公”业务、明确“商转公”办理条件、降低相关门槛等方面。
图1 10月31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10月31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3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