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恒早报4月7日】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4-04-07 阅读量:1037 展恒早报 展恒基金 市场行情

【公募业绩全部出炉,四类基金减亏,这类产品赚近2400亿】根据数据,2023年,债券型基金的利润表现令人瞩目,其总利润达到了2381亿元,超过了货币型基金的总利润2281亿元,相比2022年实现了显著增长。2022年,债券型基金的总利润为839亿元,而货币型基金的总利润为1995亿元。除了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之外,同时录得正利润的还有商品型基金和REITs基金,合计利润分别为61亿元和12亿元。然而,QDII基金、FOF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却出现了利润亏损,四类基金2023年的利润分别录得-33亿元、-81亿元、-3245亿元和-5725亿元。尽管如此,前一年同期,上述几类基金的利润分别录得-351亿元、-166亿元、-5796亿元和-1.1万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这些基金今年的亏损幅度有所减少。从2023年末的可供分配净收益来看,债券型基金以4143亿元居首位,高于2022年的3584亿元。此外,大部分基金类型的可供分配净收益都为正,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可供分配净收益分别为591亿元和828亿元。绝大部分基金类型的单位可供分配净收益也为正,其中,商品型基金的期末单位可供分配净收益达到了0.22。

【重仓时代的Beta!医药生物、电子新晋公募重仓“双龙头”】近日公布的2023年基金年报显示,公募持有的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电力设备行业,总市值已从1万多亿元“腰斩”,医药生物、电子行业则新晋公募重仓“双龙头”,重仓总市值都超7600亿元。王帆也认为,公募重仓行业的变迁也是经济驱动力的变迁,无论是2020年至2021年“抱团”新能源,还是此前对消费、TMT、医药等行业赛道的追逐,甚至是更早期的对周期行业的追逐,背后都包含了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政策以及行业自身基本面和估值等多个因素,公募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也加剧了“抱团”的趋势。王帆建议,对于抱团过于集中的行业,投资者应当以逆向思维看待,避免头脑一热盲目跟风,抱团往往意味着高估值,大部分行业都是有周期性的,如果估值过高而业绩增速没有跟上,则会面临双杀,导致较大的亏损。曾豪也表示,投资者不应该忽视风险分散的重要性,需要考虑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行业或资产类别,以降低基金集中持仓的风险。万物皆周期,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还是需要客观审视公募基金重仓行业,在投资中需要紧跟时势,把握时代趋势。如果发现机构抱团已经到了比较极致的状态,就需要意识到风险,提前规避。

【QFII密集增持A股!盖茨基金最新动向】QFII作为外资投资A股的重要途径,持股动向反映了外资投资中国的偏好,2023年总体持仓规模小幅缩水,但仍有不少外资“悄悄”增持A股。 尽管QFII持仓动态不像沪深港通频繁受到关注,不过随着年报季报的披露,仍可窥见外资资金的持股动向和偏好。知名的盖茨基金,也是通过QFII投资中国A股,从操作频率来看,盖茨基金更倾向于长线价值投资。数据显示,去年增持股份最多的QFII基金中,就有盖茨基金的身影,盖茨基金2023年末分别增持了卫星化学660万股、北新建材222万股,市值变动分别为7902万元、-2608万元,加上持有的中材科技已披露的持仓市值至少10亿元。除了盖茨基金,还有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简称ADIA)、摩根士丹利国际等外资机构通过QFII增持A股。ADIA偏好重仓行业龙头股,包括金融、能源、化工、材料、交运等,既持有中金公司、中国银行等金融股,同时又重仓大全能源,持有825.97万股,占流通股1.59%。

图1  4月3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image.gif

图2  4月3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image.gif

图3  2024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

image.gif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