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面孔!三家公募“闯入”沪深300ETF 能否后来者居上?】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全市场股票ETF规模约2万亿元,但仅沪深300ETF规模就超过了5千亿元,占比超过1/4。在单只ETF最高规模突破2500亿元之际,沪深300ETF迎来新面孔。8月2日东财沪深300ETF成立,招商沪深300ETF将于8月16日起发售,加上5月底刚成立沪深300ETF的富国基金,年内已有3家公募宣布“入局”沪深300ETF。不过,拿到“入场券”和脱颖而出实际上是两码事。和少数高知名度的“巨无霸”相比,更多的沪深300ETF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博时、兴业、民生加银等旗下沪深300ETF,已有一定年头但规模却只1亿元左右。
【重回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宁王”累计回购超27亿元 年内回购TOP10出炉】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本周(7月29日至8月2日),67家机构合计进行681次评级,共计259股被券商研报给予“买入型”评级(包括买入、增持、强烈推荐、推荐)。机构关注度最高的是宁德时代,共29家机构参与评级;其次,百润股份有24家。另外,药明康德、恩华药业、康缘药业、片仔癀、诺泰生物等12只医药股均有2家及以上机构评级。
【公募“埋伏”绩优股曝光 股价却背道而驰?基金经理热议“基本面”选股】随着基二季报和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渐次披露,部分绩优股被公募基金“埋伏”的数据同步出炉。在投研能力的加持下,多只公募基金重仓股的二季报业绩斐然,部分个股凭借热门概念以及良好基本面加持,年内股价增幅明显,并带动了重仓基金的业绩表现;但也有绩优股在二级市场表现一般,股价与基本面表现背道而驰。多个季度以来,“基本面”选股均是基金经理在季报中着墨颇多的策略,但不同基金经理对于“自下而上”有着不同理解。有顶流基金经理曾表示,对基本面投资者来说,往往会花费非常多的精力用于分析和判断企业未来的净利润水平。
图1 8月2日各类型基金收益情况
图2 8月2日各指数涨跌情况
图3 2024年各行业涨跌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