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冬天没下雪,超预期的去杠杆力度加上超预期的中美贸易摩擦力度,使得国内市场的情绪悲观到了极致。不少人甚至预期,2018年是过于十年最难的一年,但是也将是未来十年最好的十年。然而,就投资市场来看,似乎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悲观。
然而,过了个春节,人们还在回城的路上,不少地方就已经开始下雪。果然是瑞雪兆丰年,年后的股市出乎预料的大涨,楼市也出乎预料的开始回暖,再加上两会开的热热闹闹。似乎去年什么都没发生,一扫18年的阴霾,人们开始变的躁动起来。
国家定位股市要活跃,楼市要稳定预期,再加上两会的减税降费。券商营业部门口又排起了长队等着开户;退休的父母们不再忙着替子女相亲,反而三五成群的开始了股市沙龙,燕郊的房价又开始上涨,南京3000人炒房团横扫72个楼盘。一片欣欣向荣,好似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
然而,大公司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裁员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这不,这次裁员的是腾讯。
今天,在内部调整结构之后,腾讯终于还是掀起了公司内部史上最大一轮管理干部的裁撤。而这次直接对准的是一批中层干部,主要包括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级别,有时一些副总裁也被认为在中干范围内。而此次裁撤的比例大概为内部中层干部的10%,甚至更多。
腾讯裁撤的是中层干部;此前不久,京东更是宣布直接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美团甚至被爆出3分钟签字画押滚蛋,根本不给员工反应机会;网易的裁员比例更大,严选裁员30%—40%,味央裁员近50%,公关部裁员40%……;甚至有公司员工还在出差的路上,就听说自己被裁掉了。
这波互联网裁员潮的背后虽然表面上是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但是跟不上来说还是和经济大环境分不开的。一方面,居民债务居高不下,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企业盈利下降,投资动力不强;再加上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使得出口也开始陆续走弱。在三驾马车集体减速的背景下,别说互联网了,连号称国内经济支柱的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继去年万科高喊活下去之后,碧桂园、恒大也陆续开始转型。碧桂园的杨国庆要用机器人造房子,恒大的许家印的新能源汽车都已经开始投产。自然的,他们也会调整内部结构,对部分员工进行裁撤。相比之下,处在风口上的互联网行业只不过受到的关注度更高,受到的影响更大。
裁员潮,纵然使得人们感到担忧。尤其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背负房贷车贷的中年人压力更大。其实,与其每天提心吊胆的活着,倒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该如何应对。
有生活压力的人来说,首先要减少自己工作上的失误,争取能在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给公司创造利润,以降低自己被裁撤的概率。而对于没有这方面压力的人来说,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才是根本。
同样的,对于投资也是。最近的股市估计把不少人折腾的够呛。踩踏式买入,股灾式上涨,理性式踏空。别说新进的韭菜了,就是老韭菜们都倍感懵逼。踏空的眼看着行情一天比一天好,整天想着自己要不要买入;满仓的整天盯着盘,生怕自己的股票下跌。其实,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来说,很少整天看盘的,更多的是认准自己的能力圈,选择好的公司,买入持有,坐等收益才是常态。当然,如果你还处于韭菜级别,那么最好的投资还是定投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