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睡眠疾病发生率很高,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平均27%的比例,通俗的说,我国有3亿人深陷睡眠障碍泥沼。而对于一直处于高压环境下,被人们称为“白发行业”的基金经理来说,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数更是惊人。在明天即将迎来第19个世界睡眠日之际,我们不妨借此来探究下基金经理们失眠的原因。
在无数描述金融行业的影视作品中,几乎有80%的镜头都是在描写主人公穿着价值不菲的西装,拥有傲人的身材,坐拥豪宅香车(美女/帅哥),日进万金不止。光鲜的背后却是天天迎面而来的巨大压力。
面对采访自己晚睡的原因时,基金经理总会回答——“夜间继续阅读各类分析报告,看下有没有重要的交易所公告出来,看看美股开盘情况,与各研究机构交流,制定第二天的投资计划。” 做基金经理,特别是公募基金经理,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一睁眼就要处理全世界扑面而来的资讯:巴西下雨、美国飓风、食品安全……只要跟投资有关,都要关心。更别提,年排名、月排名、有些公司甚至搞出来周排名,一旦自己的排名掉了,完了,之后迎接自己的又不知是多少个无眠夜。
当然,睡眠健康还是小事,甚至有些人付出了生命:41岁的原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孙延群、51岁的原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文鸣、47岁的原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助理缪建兴、37岁的原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杨长清、42岁的原博时基金(国际)行政总裁李锴、46岁的原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总监项延峰……
虽然2019年权益类基金有不错的表现,但是就基金经理而言依然存在很大压力:在1348名偏股型基金经理中,仅有100名获得正收益(与之相比,偏债型基金经理的日子就比较好过了)。但是对于下面表格列示的收益TOP10的经理来说,可以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安心的睡个好觉了。
数据来源:展恒基金、Wind资讯
数据截止日:2019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