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相关企业暂停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相关方面获悉,由于日前美方宣称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元首大阪会晤共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8月3日后新成交的美国农产品采购暂不排除进口加征关税,中国相关企业已暂停采购美国农产品。
2、【中金:MSCI本月提升纳A因子料带来16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A股权重在8月底的调整后估计将从当前的1.7%提升至2.5%,根据追踪指数的资金规模,静态估算将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227亿美元,折合1600亿元人民币左右。11月底的调整后,A股权重估计将提升至4%,带来增量资金约420亿美元,折合29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中金预计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多的环境下近期北向资金可能偏弱,但接近月底纳入生效日前流入规模将回升。未来10年外资平均每年净流入A股的资金量可能在2000-4000亿元左右,持有A股总市值比例有望达到10%。
3、【理财产品应逐笔进行减值计提】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核算估值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原则”称,理财产品管理人以逐笔业务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逐笔、差异化的减值计提,进行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如后续风险状态明显变化,也应按照减值原则进行计提。
4、【私募参与科创板融券 抓住机会做“T+0”套利】科创板交易两周,高收益、高波动特性尽显,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多家量化私募通过融券参与科创板股票T+0交易。他们认为,科创板波动比较大,可通过高抛低吸做出超额收益。不过,科创板新股收益开始呈递减趋势,且融券数量有限,T+0融券交易未必具有可持续性。
5、【公募基金纷纷限制大额申购 防范科创板打新收益被摊薄】8月以来,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的公告。记者了解到,此举或是为了防范科创板打新收益被摊薄。有卖方研究发现,当产品规模为6000万时,A类收益率为10.84%;规模达到1个亿时,A类收益率为10.53%;当规模升至1.2亿时,A类收益率便降至10%以下——也就是说,最优产品规模在0.6亿~1.2亿,产品规模越大收益率摊薄越严重。
6、【近一个月78家公募基金整体减仓 大消费大金融成持仓亮点】继二季度期间权益基金仓位下降之后,二季度以来,截至8月5日,公募整体仓位再度下降:有数据统计的3165只基金产品最新持股仓位为56.51%,较二季度末的58.62%下降了2.11个百分点;127家基金公司中有78家基金同步减仓,占比超六成。在基金二季报披露之时,除了整体仓位下降之外,公募基金在持仓上还有一大亮点,即大举增持了大消费和大金融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