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恒早报3月1日】市场波动加大,基金经理多策略应对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1-03-01 阅读量:1137 展恒早报

今日快讯


【市场波动加大 基金经理多策略应对】近期,市场波动显著放大。对于当前的市场特点,基金经理操作策略普遍转为防守。有的基金减仓以对,有的则调仓换股,持仓结构更为均衡。此外,不少基金经理增持周期板块。对于市场近期出现的震荡和风格切换,建信基金分析认为,最本质的原因是宏观驱动逻辑从“流动性和估值”转向“增长和盈利”。 展望后市,建信基金认为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仍存,2021年仍会积极把握市场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东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蒋茜认为,节后基金重仓股出现调整,原因在于这些核心资产的估值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春节期间美国十年期国债继续上行,以及节后第一天央行继续收紧流动性,流动性边际收紧对高估值资产的股价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

 

【“固收+”基金前两月热卖近1400亿 猛增387%】“固收+”基金今年迎来火热开局。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今年以来成立的“固收+”基金共有56只,募集总规模达到1389.8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85.58亿元猛增约387%。业内人士认为,“固收+”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跟承接理财资金、去年收益体验较好、兼顾收益和波动的特性有关。今年面对波动可能加剧的市场,在“固收+”基金的投资上,基金经理更为谨慎,买进估值合理、现金流好的公司股票,同时配置高等级信用债,等待债市机会。

 

【热!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已超8000亿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规模就已超过8000亿元,权益基金、“固收+”等产品全面开花,而去年同期新基金发行规模为28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行业大发展趋势下,权益类基金已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截至2月25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规模达7922.31亿元。去年,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固收+”产品走红。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持续震荡,“固收+”产品延续火爆态势。

 

【深交所公募REITs系统今日起上线启用】2月25日,以“REITs聚势产业乘风”为主题的大湾区基础设施REITs发展论坛在深交所举行。深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相关技术系统将于3月1日起正式上线启用,这标志着深交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在技术层面准备工作已顺利完成,将为国内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平稳发行上市提供有力技术保障。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以视频方式致辞时指出,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股权融资比重,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

 

【保险系公募再迎变局 太平基金股权又变更】保险系基金公司版图正在重构。继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在2020年年末申请公募牌照之后,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太平基金近期提交了变更5%以上股权的申请,其股权变更并易名后,发行的首只基金太平日日金货币市场基金,首募规模即达到119亿元,一扫之前颓势。同时,与发展势头较猛的其他保险系基金公司相比,太平基金也有原地踏步的意味。截至2020年年末,平安基金总规模已达到3805亿元,其中非货非理财规模为1648亿元,有向行业头部迈进的趋势;国寿安保基金2020年年末的规模为2269亿元,非货非理财规模1434亿元。

 

【2月份A股ETF吸金逾300亿】2月份A股市场波动加大,但期间各路资金大举流入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呈现越跌越买之势。整体来看,ETF的资金流向分化明显。创业板、券商、TMT等品种受到资金追捧,沪深300ETF等宽基品种及消费、农业类主题ETF则遭遇资金净流出。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宽基指数ETF资金流出的原因是投资者兑现收益,窄基指数ETF出现的资金流向分化则反映了资金认为后市将继续演绎结构性行情。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