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资本市场愁云惨淡。其中,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下跌,美国三大股指下跌逾10%。道指更是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12.4%。此外,A股市场也迎来大幅度回调,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周累计跌幅分别为5.24%、5.58%、6.96%。
经历了上周的回调,本周一开盘,A股迎来强势反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3.15%,两市逾百股涨停。板块方面,大基建、5G、券商板块涨幅靠前。
大基建板块爆发,水泥有望领跑周期
上周A股市场风格转换明显,权重板块再次进入主力视野,其中基建板块最为出色。3月2日,盘面上基建股继续走强,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中国中铁等大盘基建股纷纷逼近涨停,相关涨停标的近20只。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无论是交通基建,还是城建市政改造工程,都仍有大量项目等待推进,目前市场对后续财政及货币政策托底预期较强。
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发改委在近日会议上强调,推动重要交通基建项目的复工。此外,全国各地政府也正积极推动复工事宜,项目建设有望逐步回归正轨。预计3月中上旬,大部分地区将完全复工,而早周期的水泥、防水材料等需求有望率先恢复正常。
但此前市场预期更多还是映射在A股“新基建”的科技板块,如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建领域。而包括建筑建材在内的传统基建,市场前期的预期显然不足。
预计在财政、货币政策双双发力下,未来一段时间的复工提速有望带动水泥行业去库存。如若未来一两个季度出现了较大力度的赶工需求,去库存压力最小、需求响应最敏感的水泥板块大概率会成为周期板块中的领跑者。
新证券法实施,券商股值得关注
3月1日A股迎来的里程碑事件,新的证券法正式实施。从历史数据来看,证券法历次打小修改前后,几乎都伴随了较大的投资机会。
例如1998年12月第一版证券法正式立法通过,次年5-7月沪指累计涨幅高达47.26%;2005年10月,证券法进行了史上第一次大范围修订。2006年、2007年沪指涨幅分别达到130.43%和96.66%;2014年8月,证券法进行了第三次小修,同年9月至2015年6月沪指区间涨幅超过130%。
随着新证券法正式实施,注册制加速推进,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实行注册制,资本市场改革有序推进,市场交投活跃度继续提升。目前市场环境明显回暖,疫情实际影响低于预期,叠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及流动性政策,券商行业将深度受益。中短期看来,券商板块股票表现值得关注。
科技板块仍是今年投资主线
上周行业板块走势分化下,科技股出现回落。科技股的下跌主要源于两个因素:首先,科技板块前期涨幅较大,存在业绩兑现的压力。其次,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引发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高位股存在下调风险。
但从私募基金近期调研情况看,计算机行业被调研个股数量最多,其次是电子和生物医药两个板块。不少私募表示,在5G时代来临的背景下,科技板块仍是全年的投资主线。
随着外围市场较大程度上对新冠疫情进行了负面定价,其风险释放反而让A股未来的走势少了些顾虑,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呈现A股独立于全球市场走强的态势,科技行业中长期景气度上行趋势亦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