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荡市中,以往“小众”的宏观策略基金正在走向“大众”。一些宏观策略基金,通过做多原油、铜等工业品,做空债券,买入周期股并用股指期货对冲,逆市获得正收益,从而获得投资者青睐。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18日268只宏观策略基金平均收益为2.12%,其中167只基金今年实现正收益,占比62.31%。乐瑞资产、泊通投资、泓湖投资等私募管理的宏观基金在节后市场大跌中逆市创造绝对收益,部分私募今年以来的收益率甚至超过20%。
表1 部分宏观策略基金今年收益率排名
数据来源于:展恒金方数据库
何为宏观策略基金?其主要是依据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判断,通过配置股票、债券、商品、海外股债等多类别资产,且采取做多和做空两个方向获利,解决当下市场单一资产策略阶段性失灵的问题。而且越是在复杂环境中,宏观策略优势越容易凸显。宏观策略在中国市场发展时间并不长,但近年来该策略的代表基金在市场中业绩表现优异(如表1所示,在2018年极端行情中多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具有包括穿越牛熊市场周期、与股票、债券等单一策略相关性较低等传统投资策略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春节以来,随着疫苗逐步落地、逆周期调节政策出台等,全球经济反弹动能逐步释放,再配合供给端的出清状态,使得欧美市场的通胀预期显著增强,引起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给前期大幅上涨的机构抱团股估值带来很大的下行压力,A股市场三大指数震荡剧烈,近一个月跌幅均超过5%,其中上证指数-6.18%,深证指数-10.73%,沪深300指数-10.22%。在市场如此剧烈震荡的背景下,各类型基金也遭遇了大幅回撤,明星基金经理回撤甚至直逼历史最大值,市场上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显著增强,急需比较稳健的投资工具来为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宏观策略的私募投资工具正好解决了投资者的困扰。
但我们应该使用宏观策略工具去投资哪些方面呢?如何均衡风险、获取稳健收益呢?泊通投资认为,受益于去年的低基数,2021年非金融企业的盈利增速预计将回升至20%以上,盈利增速较高,同时信用紧缩较为温和的背景下,股市应不存在整体大幅杀估值的风险,而且当前股市的高估是结构性的,并不存在整体性高估的泡沫化情况。因此,目前宏观策略倾向于两个核心配置方向,一个是因为行业原因而受到歧视的龙头,主要是地产和能源;另一个是新赛道里还未完全形成一致预期的潜在龙头,包括SAAS和一些新的消费场景。而在结构性估值压缩的过程中,市场也难免会出现波动加剧的情况,应综合使用期货、期权等多种工具来平衡整体的组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