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三大指数震荡回升,创出3月底反弹以来新高,科技、消费板块表现突出。
基金方面,上周净值涨幅前十的权益类基金中,多为科技主题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中港股基金强势回归,业绩霸榜,混合型基金中表现较好的多为科技主题基金。
上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前十(表1)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基金经理指出,结构性行情依然是目前主要特征,受益于政策利好的科技板块以及业绩稳健、品牌效应推动的消费白马股仍然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中概股回归第一站,港股成市场焦点
随着近期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热潮,市场关注的焦点从海外市场转向了港股市场。
6月8日,京东在港公告,上午九点开始香港公开发售,预计6月18日京东集团在港交所上市交易。此次京东每股发售股份236港元,预计筹资约314亿港元(287亿元人民币)。
此外,网易6月7日也确定了全球发售价,每股发售股份123港元,若按此发行价计算,网易此次回港上市将募集资金211亿港元(193亿元人民币),并定于6月11日上市交易。
除了网易、京东官宣回归港股,有消息称拼多多也要赴港二次上市。
港股之所以成为中概股回归的第一站,一是港股国际化程度高,近半数投资者来自海外,且投资者以机构为主,从而投资风格偏重长期价值。二是鼓励新兴科创企业上市政策制度完善。三是是科技和新兴消费类公司享有高估值溢价,这对在美中概股非常具有吸引力。
目前美股共有248家中概股公司,以科技+消费为主共有157家,科技+消费类公司总市值占比为64.7%。而满足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资格的企业除了京东、网易外,还包括百度、好未来、58同城、陌陌、新浪、携程等头部公司。这些中概股回归将改变港股行业结构,提高科技和消费类占比,港股市场有望焕发出新活力。
港股基金配置价值提升
上周恒生指数大涨7.87%,推动港股基金表现强势。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快速修复、中概股加速回港上市的预期兑现,超低估值的港股或迎来投资机会。通过公募基金来配置港股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可投资港股的基金有两类:一种是沪港深基金,另一种是QDII基金。
沪港深基金可通过港股通直投港股,申购赎回、交易、清算,以及托管费用均与传统A股基金一致,成本比QDII基金要低,交易也便捷,资金使用效率较高。
上周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前十(表2)
图片来源:展恒基金研究中心
受益于港股大涨,投资香港市场的基金净值借势上行,港股基金表现抢眼,强势霸榜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前十。剔除C端,有多只基金上周净值增长均在3.8%以上,恒生ETF同样表现不俗,南方恒生ETF上涨了4%。
中概股掀起回归潮,港股新经济迎来“源头活水”,配置吸引力有望进一步增加,中长期对港股维持结构性积极预期,相关基金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