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能源行业回顾及光伏组件一体化、光伏激光设备、风电整机企业对比分析研究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3-03-27 阅读量:1519 金风科技 维斯塔斯 三一重能

概要及主要观点:

1、 新能源宏观:当前来看,新能源中期调整未完,但短期存在超跌反弹机会。具体来看:(1)2023年2月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占比为9.20%,相较2022年8月的高位水平(14.50%)已有显著下滑,但2022年第4季度基金对新能源超配比(6.73%)相较 2022年第3季度(6.99%)并未显著回落,且外资持仓从2022年8月的3795亿降至当前的3167亿, 跌幅(-20.32%)仍偏小。(2)估值方面,当前估值已在低位,估值仅为 25倍,估值分位数已降至8%,估值性价比较高。(3)需求方面,欧盟计划正式公布《净零工业法案》提案,将扶持本土光伏等清洁能源制造业,外需回落预期升温;国内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叠加运营类电动车(公交车、网约车等)的渗透率已达高位,内需增速下降。(4)政策方面,扩内需导向的消费刺激政策仍有望出台,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车的支持政策接力国补发力。

2、 (1)太阳能光伏:2022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60.3%;预期2023年光伏累计装机将达490GW左右,光伏有望超越水电跻身全国第二大电源。产业链方面,近期在下游需求旺盛的支撑下,上游产业链价格快速止跌反弹,行业排产趋势性上行,随着产业链价格博弈趋近尾声,有望激活下游电站需求起量。后续在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产业链有望实现量利齐升,继续看好一体化组件,以及逆变器环节的龙头企业。(2)风电:海上的深远海海风、陆上的分散式风电有可能成为值得期待的打开风电需求空间的关键细分领域。考虑2022年海上风机招标的放量,2023年国内海上风电吊装规模有望较2022年接近翻倍,而供给端海缆的扩产都是长周期的,2023年这些环节的供需格局有望好于2022年。

3、 新能源投资方向:看好光伏行业(1)量利向上,包括一体化组件和优质辅材;(2)产业新方向,包括储能加微逆;(3)其他细分环节优质龙头如光伏支架等。风电开年排产旺盛,铸锻件、叶片基本满产。2023 年风电确定性高增长,看好风电行业业绩兑现、渗透率快速提升环节。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可关注业绩兑现的零部件龙头,原因:2022年受疫情影响,风电行业全年装机略低市场预期。叠加年初高企的原材料成本,风电零部件环节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同比均有所下降。而随着疫情缓解下游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质量高、成本把控强的零部件龙头企业预计 2023 年将迎量利齐升,如深度受益海风高景气标的以及受益于量利齐升的零部件龙头,关注渗透率提高环节,如碳纤维环节以及轴承环节。我国风电行业步入大兆瓦时代,在风光大基地和海上风电项目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继续看好风电整机的龙头企业。

一、新能源

1、太阳能光伏

1.1光伏产业链价格变动分析

根据PVInfoLink数据计算整理,本周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及下周价格涨跌幅预测如下表所示。

本周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及预测表

本周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及预测表

注:根据PVInfoLink 数据计算整理。

1.1.1硅料价格分析

根据PVInfoLink数据,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一年(2022年1月12日至2023年3月23日)变化走势图下图所示。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注:根据PVInfoLink 数据整理绘制。

致密块料价格周环比保持下降,主流价格水平缓步下跌至每公斤200-220元范围,高价水平的存量规模和交付订单在继续减少,同时二三线硅料企业新签单出货的压力有所增加,反应在低价水平也已逐步接近每公斤190元的价格水平,头部企业和二三线企业现货价格的差异继续呈现扩大趋势,买方提货热情有所下降。

供需方面,因硅料供应环节仍存在一定规模的现货库存和销售压力,在硅料新增消化量逐步平缓的趋势下,硅料卖方对于订单规模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逐步明显,即若规模相当的订单需求下,预留对应价格的谈判空间,该环节整体对于硅料销售的积极性和节奏逐步回归理性和常态化,但是短期价格不至于大幅下滑。

本月国内硅料长单的签订工作基本告一段落,随着下游硅片环节开工率的提升,对硅料的需求有增无减,同时硅料价格的下行也是使得3月国内硅料的成交签订工作较为顺畅。截止目前为止主流硅料企业本月的主要订单基本都已签订,部分硅料企业本月产量月初就已经签完,当前国内各硅料企业正处于排产交货中;随着近一段时间较为集中的签订,国内硅料库存水平有进一步的下降,但新产能的释放也使得当前市场上仍会继续存在库存。价格方面,国内硅料价格整体继续呈向下走弱态势,3月各类硅料成交主流均价在210-220元/公斤区间。

本周硅业分会硅料报价特别列岀N型硅料,平均价格高岀P型2万。这背后是N型TOPCon组件市场大超市场预期,订单爆满,每瓦高岀P型1毛,岀口更高岀1.5毛,这为N型硅料的放量和价差提供了巨大预期。以今年TOPCon组件岀货120GW,明年300GW计,今明二年N型硅料需求分别为35万吨,90万吨。以每瓦价格平均高岀P型1毛计,N型硅料刚性溢价2-3.5万每吨,而且是刚性的需求。

1.1.2硅片价格分析

根据PVInfoLink数据,各类型硅片均价一年(2022年1月12日至2023年3月23日)变化走势图如下图所示。

 各类型硅片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各类型硅片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单晶硅片不同规格之间的价格走势再次出现分化。182mm/150μm价格整体上涨至每片人民币6.4-6.5元区间,周环比上涨1.1%,原因主要是包括主要龙头厂家在内的现货供应价格均在本期出现明显调涨,前期龙头厂家定价差异的现象暂时趋于统一。210mm/150μm主流价格水平暂时维持,基于目前价格水平的话,210mm/150μm规格产品的单瓦性价比有所提升。

供应方面,主要现货供应的发运节奏和产量提升并不如春节后生产厂家的预期般顺利,叠加龙头企业自产自用比例持续提高,外售量萎缩,导致现货市场流通量中的增量仍然缓慢等情况在近期尤其突出。电池需求环节暂时出现开工水平小幅波动,与硅片供应紧张氛围有关,另外电池价格面临上涨乏力的市场环境压力,但是预期本月硅片价格难以快速回落,电池环节仍将面临选择和压力。

光伏单晶硅片价格有所上行。市场普遍认为在产能持续扩张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的风险将加剧,硅片等产业链价格也将有所下滑。根据CPIA的数据,截至2022年年底国内光伏硅片的产能超过600GW,供给明显高于市场需求。根据PVInfolink数据,近日光伏单晶硅片的价格有所上行,其中182mm硅片的价格最高上涨至6.50元/片,平均价格为6.38元/片,平均上涨幅度为2.6%。在硅料、电池片和组件等产业链环节价格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单晶硅片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来自于行业需求和排产的提升,另一方面来自石英砂短缺和坩埚品质下降带来的硅片成本提升和实际供应量下降。在供需两端均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单晶硅片的价格有所上行。

光伏装机逐步进入旺季,需求和排产逐步上行。光伏行业逐步进入装机旺季,海外分布式光伏既有需求的增长又有补库存的增加,国内地面电站既有装机的增长还有补装的需求,预计3月光伏行业的排产环比提升超过10%。而从历史情况来看,Q2到Q4均是光伏要货的旺季,需求和排产有望呈现环比持续改善的趋势。对于2023年全年,预计全球新增装机有望超过350GW,其中地面电站的装机增速更高。过去两年,部分光伏地面电站受到产业链价格持续上行的影响,收益率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新增装机增长较慢,预计后续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情况下,光伏地面电站装机有望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光伏地面电站的装机增速要明显快于行业的装机增速,从而带动产品出货量增加。

石英砂短缺和坩埚品质下降影响单晶硅片实际供应。光伏硅片价格上涨在供给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石英砂短缺和坩埚品质的下降。一方面,石英砂短缺导致石英砂价格和坩埚价格上行,目前石英砂的价格已经超过了150元/公斤,相较于半年前已经翻倍,且有继续上行的可能,从而推高硅片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石英砂品质的下降也影响了拉棒速度和成晶率,因为石英砂短缺,尤其是内层石英砂的短缺,导致了外层砂添加的比例提升,影响坩埚品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硅片的品质。根据我们在2022年12月7日外发的《光伏板块2023年投资策略-景气相随,拔萃鼎新》中的测算,在石英砂短缺和坩埚品质下降的影响下,2023年国内光伏单晶硅片的实际产出有可能降到500GW甚至以下,明显低于600GW以上的名义产能。这种供给上的变化也影响了硅片的价格。

1.1.3电池片价格分析

根据PVInfoLink数据,各类型电池片均价一年(2022年1月12日至2023年3月23日)变化走势图如下图所示。

  各类型电池片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各类型电池片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尽管本周硅片龙头厂家中环小幅抬价,电池片价格因为组件接受度有限而仍然维稳。同时,当前持续面临G12尺寸电池片的供应贫乏而导致该尺寸价格高于主流M10尺寸。这样的现象可以归因于:1. 随着许多项目在四月开始拉货,组件的交期临近,同步提升M10与G12电池片的对应需求。2. 当前市场追求高效率与高瓦数产品,在M10尺寸高效电池片未能充分满足需求时,客户将需求转嫁到G12尺寸产品。然而,可以观察到近期G12电池片供应能力仍未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导致电池片环节面临G12尺寸的供应紧张。本周电池片主流成交价格依然维持,M10/ G12尺寸价差空间仍然存在,M10尺寸主流成交价格落在每瓦1.07-1.09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G12尺寸成交价格则落在每瓦1.1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区间。同时,海外市场维持每瓦3-4分钱人民币的议价空间。

在N型电池片部分,本周价格依然维稳,TOPCon(M10)电池片当前成交价格落在每瓦1.2-1.22元人民币,与PERC电池片价差达到每瓦人民币1毛2到1毛4左右的价格水平。而HJT(G12)电池片由于主要订单来自海外,受到新技术的前期推广影响,本周人民币定价呈现小幅让利,落在每瓦1.3-1.4元人民币不等。而近期越来越多厂家具备外卖TOPCon电池片的规模,N型电池片的市场供应量体在持续提升中。

在N型电池片部分,N型电池片价格依然坚挺,甚至受到N型硅片的供应瓶颈呈现小幅涨势,TOPCon/ M10尺寸电池片当前定价约每瓦1.2-1.22元人民币,与PERC电池片价差达到每瓦人民币1毛2到1毛4左右的价格水平。而HJT/ G12尺寸电池片成交量仍稍嫌不足并无太多具参考性的新单签订,当前定价维持约每瓦1.3-1.6元人民币不等。而近期也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厂家具备外卖TOPCon电池片的产能规模,N型电池片的市场供应量体在持续提升中。

1.1.4组件价格分析

根据PVInfoLink数据,各类型组件均价一年(2022年1月12日至2023年3月23日)变化走势图如下所示。

各类型组件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各类型组件均价一年变化走势图

需求向好的情况下,4月组件排产向上提升至37-39gw的水平,终端对于价格接受度受限也使得组件近期价格以平稳为主,本周海内外组件价格止稳,单玻500W+价格约每瓦1.7-1.73元人民币的区间。当前低价区间约在每瓦1.65-1.68元左右、高价约1.8元走单已近尾声,高价区间略有下滑。然观察整体走单仍有小幅下滑的趋势,组件竞争激烈,招投标价格也预示下半年整体价格走势呈现下探,成本压力将逐渐向上传导。海外组件价格整体约每瓦0.2-0.225元美金(FOB),欧洲3月需求复苏、价格维稳约在每瓦0.21-0.225元美金。澳洲近期价格约在每瓦0.21-0.255元美金区间。中东非价格本周每瓦0.21-0.22元美金。印度本土组件价格因受到中国组件进口量增加而略有松动,当前价格止稳每瓦0.29-0.33元美金。N型组件价格本周略有下滑,HJT组件(G12)价格本周价格约每瓦1.9-1.95元人民币,海外价格稳定约每瓦0.26元美金,国内部分厂家也在调整与PERC的溢价空间。

TOPCon组件(M10)价格本周受执行签单价格影响、价格调整约每瓦1.77-1.85元人民币,二季度签单价格约1.77-1.8区间。海外价格持稳约每瓦0.235元美金。N型组件持续面临硅片、电池片的短缺,成本压力较大。

N型组件价格方面,HJT组件(G12)价格本周价格略有变动、低价下探,整体价格约每瓦1.93-2元人民币,海外价格约每瓦0.26-0.27元美金,国内部分厂家也在调整与PERC的溢价空间。TOPCon组件(M10)价格受成本压力影响价格略升约每瓦1.82-1.9元人民币,海外价格持稳约每瓦0.235-0.24元美金。N型组件持续面临硅片、电池片的短缺,成本压力较大。

1.1.5光伏玻璃价格

 image.png

光伏玻璃方面,本周国内光伏玻璃继续出于消耗库存中,3.2mm玻璃报价在25-25.5元/㎡区间,2.0mm光伏玻璃价格在17-18元/㎡区间,实际成交仍有一定议价。

1.1.6其他环节

辅材方面,本周国内主要辅材价格基本与上周持平,个别品种有微涨,本周EVA胶膜价来至11元/㎡左右,POE膜价格在17元/㎡左右;

据百川盈孚,3月22日,国内EVA价格继续上涨,均价为17645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82元/吨,涨幅为1.04%。国内EVA石化厂商出厂价上调,市场需求端表现平稳。今年以来,光伏级EVA粒子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累计涨幅达10.97%。自春节复工以来,国内EVA生产企业负荷方面从节前的80%左右上升至90%+,市场总体供应稳定,库存压力较小。需求端,光伏料需求的提升预期优于发泡料。2月光伏胶膜产量约3.85亿平米,环比提升约15%,3月排产环比持平但不排除后期有加量可能。光伏需求预期不断回暖,支撑EVA粒子价格走强。

本周逆变器价格有小幅微调:逆变器市场价格目前以稳为主,下游终端工商业需求火热,成交旺盛,户用端需求相对疲软。工商业以110kw为主力机型,带动该机型价格后续可能的微调。

近来市场大有跌价传闻,据了解,传跌价的几家企业并未有相关调价动作,某企业可能会调整出口价格,目前也只有一家企业进行了调价。

高纯石英砂(石英坩埚中外层用)均价55000元/吨,上涨5000元/吨。供应链其他环节:石英坩埚比较紧张,POE胶膜也紧张但比石英坩埚好点。

MBB光伏焊带(直径0.3mm)加工费13~14,均价13.5元/公斤。

本周加工费暂无调整,精锡原料价格出现大幅反弹,光伏焊带企业多于价格低位完成补库,受到价格波动影响较小。本周焊带行业开工率依旧稳定,下游订单需求依旧强劲,较上周基本持平。

1.2光伏产业链招标信息分析

年初至今,已统计到的光伏招标定标规模近43GW,其中规模较大的单子包括中电建26GW集采,华能集团6GW中标,国电投5.65GW招标以及宁夏石嘴山3GW分布式光伏EPC中标。价格方面,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中电建26GW,P型均价在1.7元/W左右,其中TOP 6均价在1.75元/瓦左右。

N型方面,华能6GW与中电建26GW中均包括1GW的N型项目,国电投中包括1.8GW的N型标段,此外还有105MW的农光互补项目为N型。招标价格方面,N型平均溢价在6分/W-1毛/W左右水平,溢价水平维持良好。   

判断国内地面电站市场,在前期积累项目充足、2023年考核目标约束、收益率要求降低背景下,组件价格有良好支撑,后续有望仍保持相对坚挺,节后需求加速在即。我们预计今年国内装机有望达到140GW左右。

1.3光伏产业链产能产量及技术迭代分析

CPIA统计产业链各环节:多晶硅方面:行业集中度维持高位,迎来了硅料产能释放期。2022年,全国多晶硅产量达82.7万吨,同比增长63.4%。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多晶硅总产量87.1%。TOP5平均产量超过14.4万吨,同比增长69.4%,2022年产量达万吨级以上企业有10家,2023年随着多晶硅企业技改及新建产能的释放,CPIA 预计产量将超过 124 万吨。

硅片方面:行业集中度下降,预计竞争将加剧。2022年全国硅片产量约为 357GW,同比增长57.5%。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国内硅片总产量的 66%。TOP5平均产量超过41GW,同比增长23.7%,2022年产量达5GW以上企业14家。随着头部企业加速扩张,预计2023 年全国硅片产量将超过 535.5GW。

电池片环节:行业集中度随产量的增加集中度提升。晶硅电池片方面,2022年,全国电池片产量约为318GW,同比增长60.7%。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56.3%,TOP5平均产量超过35.8GW,同比增长70.4%。产量达到5GW以上的电池片企业有17家。预计2023年全国电池片产量将超过477GW。

组件环节:产量维持增长,行业集中度略有下降。组件方面,2022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288.7GW,同比增长58.8%,以晶硅组件为主。其中,排名前 五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61.4%,TOP5平均产量超过35.4GW,同比增长53.9%,产量达5GW以上的组件企业有11家。预计2023年组件产量将超过 433.1GW。

光伏装机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80-330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95-120GW。根据CPIA,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 同比增长31.43%,预计2023年增长21.74-43.48%,2022年我国光伏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27%,预计2023年增长8.68-37.28%。光伏装机仍维持较高增长,电池片组件需求依然景气。产能增长需求充足,设备更新空间巨大。2022年我国电池片产量318GW,增长60.7%,组件产量288.7GW,增长58.8%。从产业调研来看,主流电池片组件厂商处于产能利用率80%以上。整体看产量充足,但考虑到当下由PERC向TOPCon和HJT转变以及落后产能淘汰,设备需求空间依然巨大。

硅片变薄进程加速,N型硅片价格首次低于P型。经过对产业调研,目前金刚线以36μm和34μm为主,32μm和30μm处于测试和探索中。根据中 环在2023年3月6日的最新报价,N型130μm硅片210/182mm价格分别为8.35/6.39元/片,新推出110μm硅片210/182mm价格分别为8.02/6.14元/ 片,低于P型150μm硅片210/182mm价格的8.2/6.22元/片,硅片厚度减少26.7%,价格降低2.2%。PREC硅片厚度理论极限150mm,TOPCon 硅片厚度理论极限130μm,而HJT硅片厚度理论极限能达80μm左右, 随着110μm硅片的推出,硅片薄化的产业化进程将加速。电池片设备将充分受益NP硅片平价带来的扩产及更新需求,特别是HJT设备方向。HJT电池可以实现相较其他技术更薄的硅片应用,随着 110μm硅片的NP平价,带动设备更新及扩产需求。

硅片薄化也将凸显TOPCon/HJT电池硅片降本优势。随着硅片变薄,单W硅料成本下降,HJT电池片因其技术特性,可以实现相比其他电池更薄的硅片应用,经测算,随着硅片变薄,TOPCon和HJT电池将实现更低的硅片成本。

预计2023年TOPCon设备132亿元,HJT设备81.38亿元。TOPCon新增产能87.54GW,HJT新增产能23.25GW。TOPCon技术的性价比优势:1)技术成熟性:TOPCon可兼容PERC生产线,工艺设备成熟。2)TOPCon理论效率为27.1%- 28.7%,量产效率约25%,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产业化进 展:头部厂商、新势力均宣布扩产计划,在建+规划产能近400GW。4)HJT技术由于较高的投资成本和与现有PERC技术不兼容,制约其大规模产业化,扩产多以新玩家为主。根据调研了解到,去年7月后,N型电池设备订单开始翻倍增长,主要为TOPCon设备,目前来看,受头部厂商选择TOPCon路线影 响,部分企业仍在徘徊,综合而言,得益于产线匹配和投资较小,经过一年的业内培育,TOPCon已获得较大的认可,今年将实现较高的出货。

钙钛矿电池进步明显,但仍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 ◼ 钙钛矿电池能突破晶硅电池的效率限制。晶硅电池中目前效率最高的为HJT电池的26.81%,2022年12月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研发出一种钙钛矿/硅串联电池,认证效率突破32.5%,创造新的世界记录。同期,仁烁光能团队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破世界纪录,经日本JET认证,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29.0%。2月6日,钙钛矿电池产业公司曜能科技对外宣布,经中国计量院认证,公司自主研发的25平方厘米大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电极叠层电池器件稳态效率达到29.57%,为目前报道的大面积叠层电池最高效率。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均有所提升。早期钙钛矿电池受限于技术原因,虽有较高的效率但难以稳定的保持较高的转化率。近年来,实验室通过对钙钛矿材料结构进行掺杂、增加缓冲层、优化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改良封装工艺等方式已大幅提高稳定性水平。纤纳光电α组件已 顺利通过IEC61215、IEC61730稳定性全体系认证。合特光电采用异质结+钙钛矿的叠层电池,可实现28%以上的效率,且中试线按照25年的行业标准设计。面积做大和效率提高是行业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目前效率、稳定性等技术问题基本突破、寿命方面如耀能科技也能达到和晶硅同等水平,大面积电池多为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纯钙钛矿尚无法大面积制备。根据调研,钙钛矿电池做大后的稳定性下降主要是蒸镀/涂布环节不均匀所致。业内协鑫光电目前1*2米的钙钛矿电池可以实现效率接近16%,正向18%的效率推进,可以实现相当于晶硅成本的70%,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产业化进程加速:百MW级别已实现交付,期待GW级别产业化。2022年纤纳光电、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等已有小规模产线投产。对2023年扩产 规划梳理看,仍聚焦于小试线或中试线,如协鑫光电、奥联电子、脉络光能等。根据SMM统计,2022年钙钛矿电池新增产能开工近 1GW, 2022/12底未来规划产能已超30GW,未来具有较高增长潜力。

铜电镀可以实现对银浆的替代。铜电镀技术主要应用于光伏电池片电极金属化环节,替代现有高银耗量的主流丝网印刷技术,较为适合应用在 HJT 电池上。在HJT电池中,浆料占硅片成本的12.91%,占非硅成本的45.71%,是最大的非硅成本。铜电镀具有相较于丝网印刷更好的性能优势。纯铜栅线保证高导电性,低线宽减少功率损耗。转换效率方面,采用铜栅线工艺的电池电阻率更低、栅线线宽小,且栅线平整度高,整体的电池转换效率比原有银栅线提高约0.3%~0.5%,具有效率优势。

铜电镀主要包括图形化和金属化两大环节。铜电镀工艺细分为:沉积种子层、图形化、铜电镀、去除感光胶、刻蚀种子层。种子层沉积的主要设 备为PVD设备,在图形化环节的主要设备是曝光机,在电镀环节的主要设备是电镀机。铜电镀技术尚未实现产业化,但技术推进较快。铜电镀技术目前尚处于产业化前夕,布局进程多以中试线为主。

2023年光伏将超越水电,成为全国装机第二大电源。

迈入“十四五”之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支撑下,新能源迎来的全速发展的新周期,国家政策、地方规划密集出台,国有企业强势加入,直接推动光伏电站投资进入白热化。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火电装机容量约13.32亿千瓦,水电装机容量约4.14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成为全国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源形式。

按照行业装机趋势,到2023年底光伏发电装机或将突破5亿千瓦,大概率超越水电(含抽蓄)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

迈入5亿千瓦大关之后,新能源已经成为新增能源中的主力军,也在朝着主力能源形式的跨越。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传统能源价格的持续上升,随着产能及技术的充分释放,2023年的光伏电力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便宜的电力形式,这也是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底气。

光伏储备需求日益凸显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光伏+都离不开储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关于开展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的通知》表示,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以及建设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同时,试点示范优先考虑光储融合等六大方向。山东、吉林、浙江、青海、四川、内蒙古、西藏、河北和等八省区和广东江门市在部署2022年工作重点时均提出积极发展储能。

储能在能源市场的“刚需”身份在逐步的确定,展望光储未来发展,业界人士认为光储应用未来可期,预计在光伏+储能系统应用将大放异彩。大电网中的渗透率将逐渐扩大;多参与电力交易、电网调度、调频调峰;基于光储充的家庭智能用电、智慧能源社区将日趋。光伏+储能应用将在未来能源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布局这一领域。

2、风电

2.1风电产业链价格变动分析

2023年3月23日中厚板、圆钢、铸造生铁、废钢、螺纹钢、玻纤、碳纤维价格分别为4523元/吨、4480元/吨、3750元/吨、3120元/吨、4340元/吨、3850元/吨、138.7元/千克,周变动幅度分别为+2.0%/+0.7%/0%/+1.3%/+0.7%/-2.5%/-2.7%。

2.2风电整机招标分析

据统计,2022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5.7GW,相较于2021年下降15%。其中陆上风电装机76.6GW,同比下降9%;海上风电装机9.1GW,同比下降46%。2022年金风科技以12.7GW登顶全球第一,其次为维斯塔斯、GE、远景能源,西门子歌美飒、明阳智能并列第五;7-10名依次为:运达股份、Nordex、三一重能、中国中车。TOP10中,中国整机商占6席。

本次榜单有5大看点:

1.王座更迭。中国风电整机商金风科技重新登顶全球第一,维斯塔斯再次被拉下王座。上一个将维斯塔斯挤下来的是2020年的GE。

2.GE重返前三。跻身前十的西方整机商仍然是维斯塔斯、GE、西门子歌美飒、Nordex四家,唯有GE新增装机实现增长,涨幅12%,排名随之上升2名,重返前三;其余三家装机量均出现下滑,依次为:Nordex下降31%、西门子歌美飒下降21%、西门子歌美飒下降21%。

3.中国整机商进一步崛起。今年跻身前十的中国整机商仍为6家,三一重能、中国中车取代电气风电、东方风电重返前十。中国整机商实力进一步崛起,不仅在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也正在积极开拓。其中远景能源在国际市场表现也十分亮眼,中国整机商在国际市场影响力也正在增强。

4.明阳智能首次杀入前五。全球风电整机商TOP5中,中国整机商今年有3家,分别是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明阳智能与西门子歌美飒并列入围,这是明阳智能首次杀入全球前五。

5.维斯塔斯问鼎海上全球第一。维斯塔斯以1.9GW新增装机量力压电气风电、西门子歌美飒、明阳智能,问鼎全球第一。“维斯塔斯下海、西门子歌美飒登陆”的这场博弈中,维斯塔斯终于如常所愿。

2023年风电确定性高增长,看好业绩兑现、渗透率快速提升环节。国内海风平价加速,长期渗透率提升叠加装机周期性转向成长,高景气龙头长期成长逻辑不改。海风长周期景气逻辑不改:2022年为取消国补后的第一年,海风仍未实现全面平价,海风装机预计达4-5GW,同比下降为市场早有预期的确定性事件。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海风招标规模达16GW。考虑海风建设成本逐渐下降,2023年海风高招标为大概率事件,预计2023年海风招标将达20GW。预计2023年海风装机为10-12GW,海风长周期景气。

据CWEA最新公布风电整机商新增吊装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增风电吊装容量4983万千瓦,其中,金风科技新增吊装规模1136万千瓦,市场占有率打22.80%,连续12年保持国内第一,明阳智能新增吊装规模782万千瓦,市场占有率12.46%,位列第三。

海上风电方面,2022年,全国新增海上风电吊装规模516万千瓦,其中,明阳智能新增海上风电吊装规模138.1万千瓦,市场占有率26.76%,金风科技新增海上风电吊装规模29.4万千瓦,位列第五。

从海上风机技术路径看,国内主流陆上和海上风电整机厂商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主要集中在异步双馈、直驱永磁、半直驱永磁以及高速鼠笼异步这几种技术路线,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优势和不足。风电平价上网以前,金风科技一直主打的直驱永磁技术路线,这种技术路线风机内部没有齿轮箱,极大简化了传动结构,减少了传动损耗,风机在可靠性和发电效率有一定优势。但直驱永磁与双馈、半直驱技术相比,机组磁极数众多,相同功率情况下,直驱的风机体积和重量偏大,这也带来了系列问题,第一是磁极多导致风机价格比相同功率的机组价格造价高,第二是体积和重量大导致的安装困难,尤其是在风机大型化时代并不占优势。

同时,2023年2月风电设备板块进入调整,装机需求复苏仍是业内主要关注的方向。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吊装装机容量4983万千瓦,累计风电吊装容量达到3.96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分企业看,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新增装机量排在前列,分别是1136万千瓦、782万千瓦、621万千瓦、610万千瓦和452万千瓦;海上风电领域,电气风电、明阳智能和中国海装的吊装量排名前三,分别是144万千瓦、138万千瓦和104万千瓦。整体上看,我国风电装机格局保持稳定,集中度较高。

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带动风电用玻纤需求提升。根据明阳智能招股说明书数据,单位GW风电装机所需玻纤用量1万吨左右,持续高景气的风电市场将为玻纤带来稳定的需求增量。2022年,我国风电招标量大增,达96.12GW,同比增长77.67%,其中陆风招标量为83.46GW,海风招标量为12.66GW。而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吊装容量为49.83GW,剩余风电装机需求将在2023年释放,同时2023年1月我国风电招标量就以达到12.18GW,大量的风电项目静待装机,有望带动风电用玻纤需求快速增长。

2022年海风招标量远高于2021年,预计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达12GW。据风电之音统计,2022年全年,我国海上风电招标量共计22.3GW(含框架,10.5GW),2023年招标景气度持续,2023年1月,我国海上风电招标 1.8GW,预计全年招标量将延续高景气。根据海风平价进度,各省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以及当前的招标存量,我们认为中性预期下,2023-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分别为12GW、16GW、22GW。

风电根据中电联统计,2022年1-12月风电新增装机37.63GW,同比下降 21%;12月风电新增15.11GW,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995%。本周招标:陆上 1.2GW,分业主:1)内蒙古千里风光能源有限公司:杭锦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1205MW, 6.X,含塔筒)。海上暂无。 本周开/中标:陆上 20.0GW,分业主:1)中电建:陆上自主投资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集中采购(5000MW,明阳 智能预中标,不含塔筒),陆上工程承包项目(10000MW,远景能源预中标,不含塔筒);2)北京京能电力:乌兰 察布 150 万千瓦风光火储氢一体化项目 I+II+III 标段(1500MW,6.X,韵达股份预中标,1848 元/kW,含塔筒); 3)华电:新沂市合沟众鑫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二期风电项目(50MW,5.X,中车风电预中标,1825 元/kW,不含塔 筒)。4)国家能源集团:贺寨柯二期风电项目(50MW,6.X,远景能源预中标,1620 元/kW,不含塔筒),桦川储 能装备实证 100MW 风电项目(100MW,5.X,远景能源预中标,1690 元/KW,不含塔筒);5)华润:浮山三期风电 项目(100MW,4.X,明阳智能预中标,2250 元/KW,含塔筒);6)内蒙古能源集团:四子王旗风储项目(1000MW, 6.X,远景能源预中标,1468 元/KW,含塔筒),化德风光储项目(800MW,6.X,远景能源预中标,1460 元/KW, 含塔筒),杭锦风光火储热生态治理项目(395MW,6.X,三一重能预中标,1590 元/KW,含塔筒),东苏巴彦乌拉 风储项目(1000MW,6.X,三一重能预中标,1548 元/KW,含塔筒)。海上 1.6GW,分业主:1)中电建:海上风力 发电机集中采购(1000MW,明洋智能预中标,2352 元/KW,不含塔筒)。2)国华能源投资:山东半岛南 U2 场址 600MW 海上风电项目(600MW,8.X,远景能源中标,3611 元/KW,含塔筒)。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风机招标量为22.26GW,同比+45.41%;其中陆上风机招标量为20.09GW,同比+76.33%;海上风机招标量为2.15GW,同比44.92%。

二、投资方向梳理

2.1光伏组件一体化企业对比分析

近期TOPCon电池供给情况:目前供给很紧张,主要外卖企业捷泰,一个月600MW左右产能,其他企业3月外卖产能不多。预计23年全年TOPCon电池供应都会保持供需偏紧状态。

TOPCon电池溢价:TOPCon电池企业当前议价能力较强,组件企业被动接受。3月份TOPCon电池溢价在8分-1毛,2月中旬在3-5分左右。

新进企业情况:头部企业已经与部分新玩家签订供应框架,但后续具体供应多少量还需要看新玩家的产品验证情况,一般产品验证周期在3-6个月。

签单周期:TOPCon电池目前签单周期为1年,每个月签订补充协议确定具体采购规模,锁量不锁价。

产品差异:捷泰、通威的TOPCon电池产品稳定性更好,CTM更高,一般比其他玩家的功率高出0.2%。

节后TOPCon电池处于供应紧张状态。业内主要量产外卖企业是捷泰,一个月将近600MW,7000-8000万片。但是对于一个头部企业外购量就需要这么多,所以3月供应十分紧张。

节前为推广N型拼低价,行业一度PN同价,2月中旬硅料硅片上涨,N型价差达到0.030每瓦(溢价3%),3月订单溢价0.080-0.100每瓦(溢价10%)。

当前议价权在电池端,组件端被动接受。因为2月上旬组件价格低,现在是电池溢价上涨开始传到组件端接受涨价。

根据未来市场供需,一般和电池厂签订3年长协,但是每年有具体量的补充协议。更明朗就会分配到各个月。基础量合作价格不定,锁量不锁价。

TOPCon组件终端客户是分布式企业,海内外需求主要是根据组件企业推广的状态决定。目前业内推广头部是晶科。新项目接受N型较多。对于组件客户,N型单平方有20W提升所以也是好的解决方案。

一体化企业有大量N型外购需求,因为自身产能在组件上消耗完了。捷泰3月众多组件客在现场跟催电池交货,一道和中来基本是自用,3月只有捷泰在大量外卖,其他基本是2000万片左右。如果要外购8000万片需求,只能买到3000-4000万片的量。如果不够暂只能会用P型。基本上外购需求30%的量是买不够的。

通威现在有一部分量外卖,他们的海外市场在大力培育期,国内都在持续交货。这个月通威还有一部分外卖量,他们现在量也不大,N型在根据市场需求还在根评估的改造阶段。

整个 TOPCon 的供应链除了电池片外,硅料和石英坩埚。行业石英锅处在偏紧状态,未来高纯石英锅可能达到3万的价格,现在优质石英砂紧缺。另外POE也处在供需紧平衡状态,但不会有石英坩埚这么紧张。整体来看石英坩埚和POE在23年供应链中都处在供需紧平衡状态。

二月末硅料库存10 万余吨,折合37GW。3 月份产出含进口 11 万吨。硅料3月份成交区间预测在210-220,处在缓慢下行阶段。硅片库存7天,电池7-9天。P型电池由于库存压力价格下调,N型硅片价差越来越大。

异质结、TOPCon和PERC电池价格差:当下 TOPCon电池相对PERC 电池溢价每瓦8分到1毛,异质结电池价格相对当前溢价在1毛-1.5毛,异质结组件比 TOPCon贵1.8毛到2.5,毛,可能由量产产出少,客户群需求不同。

头部硅料企业代工量及电池厂购买硅料外放导致硅片公司产能减少,没有足够量外卖。

据了解通威未来有60-100GW的总产能,其中40GW的P型能改成N 型。预计行业整体N型产能中改造的占比为20-30%,其余都为新扩产能。

但大部分一体化企业P改造N愿意不强,更倾向于新购设备上N。

通威股份已有高纯晶硅产能23万吨。公司目前N 型料供给比例 20%以上,预期可以实现 N 型料占比90%+,具备领先优势,有望在 N 型时代享受溢价红利。预计 2023 年底公司多晶硅产能达 35 万吨;另外根据公司公告的保山二期20万吨、包头三期20万吨项目预计在 2024 年底前投产,届时公司产能有望达75万吨。投资成本低于同业,成本优势有望强化。硅料作为重资产行业,具有项目初始投资成本高的特点。通威股份项目平均每吨的投资成本仅5万元,

2022年通威股份组件产能达14GW,2023年底公司组件总产能预计达80GW,组件产量有望达到30GW。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TOPCon产能将超过55GW,HJT和IBC等技术路线的设备研发和生产工艺也日渐完善和成熟,预计2023/2025年N型电池市占率将接近30%/50%,在N型新技术+硅料降价趋势下,组件将打开量利空间。

2022年年底,隆基绿能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的产能达150GW、60GW、85GW;

晶科能源在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的产能将达65GW、55GW、70GW;

晶澳科技的组件产能超5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80%。

天合光能电池和组件环节的产能预计达50GW和65GW。

通威股份硅料23万吨、硅片15万吨、电池片70GW、组件14GW。目前通威股份的硅片和组件产能尚不突出。通威股份组件产品开发负责人夏正月近期表示,到2023年年底,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35万吨,硅片15GW,电池片102GW,组件产能规模达到80GW.届时可与一体化组件企业阵营比肩。   

具体到出货量,隆基、晶澳、晶科、天合四家光伏一体化组件巨头在2022年的组件出货量均超40GW,而通威股份约为9GW,仍有较大差距。通威股份方面向记者表示,2022年,通威组件整体出货量基本达到内部预期,出货数据以最终年报公布为准。2023年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光伏装机继续提升,因此预计出货也将快速增长。

晶澳科技公司22年5月起大幅扩张N型产能,电池在建及规划近70GW,预计2023年末公司N型产能将超27GW,占公司组件总产能35%以上。23年预计N型组件出货占比30%+,24年超50%。目前海外一体化产能4GW,东南亚产能豁免美国双反税,有利于对美出口;2023年公司美国建厂2GW,或将受益IRA法案,获得税收优惠,对美出货翻倍增长;海外市场存在溢价,2023年公司欧美高价值市场出货占比预计超过40%。

天合光能募投项目拓展公司上游N型硅棒产能,达产后可实现N型单晶硅棒35GW年产能,主要用于公司N型电池组件生产。硅棒项目分两期实施投产,其中一期20GW于2022-2023年建设,2023年底前建成投产,二期15GW于2023-2024年建设,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N型电池产能规划方面,公司计划2023-2025年末,N型电池产能分别达到30GW、40GW和60GW。

一体化企业产能产量等信息如下表所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2.2 光伏激光设备企业研究分析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2.3 风电板块

2.3.1风电原材料分析

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带动风电叶片材料用量提升。在基体材料领域,环氧树脂为目前主流材料,聚氨酯、尼龙材料性能优于环氧树脂,未来渗透率有望提升;在增强材料领域,玻璃纤维为目前主流材料,碳纤维潜力较大;在夹芯材料领域,巴沙木供给受限,PVC泡沫已实现国产化,PET泡沫亟待国内突破。

风电行业持续发展,风电叶片材料行业前景广阔。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双重作用下,风电产业已成为中国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中国每年新增风电装机量持续增长,预计2021-2025年将从47GW上升至85GW。随着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风电叶片的大型化、轻量化、迭代加速趋势逐渐显现,将推动风电叶片材料需求持续增长。

风电叶片材料主要包括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夹芯材料三大类。根据《复合材料在大型风电叶片上的应用与发展》,原材料费用占风电叶片总成本的75%,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和夹芯材料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比较大。其中基体材料占比33%,夹芯材料占比25%,增强材料占比21%。

基体材料:环氧树脂为主流,聚氨酯和尼龙未来可期。基体材料在叶片中起粘结、支持、保护增强材料和传递载荷的作用,是成本占比最大的风电材料。环氧树脂是目前主流基体材料,2021年风电环氧树脂国内需求19.90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36.13万吨。美国瀚森、道生天合、上纬新材等6家企业占据中国风电环氧树脂市场主要份额,2019年CR6达67.05%。聚氨酯、尼龙材料性能优于环氧树脂,未来在基体材料领域渗透率有望提升。

增强材料:玻璃纤维为主流,碳纤维潜力较大。增强材料是叶片结构刚度和强度的保证,目前风电叶片中主要应用的增强材料是玻璃纤维。2010-2021年,中国风电用玻纤的需求量从11.98万吨增长至46.83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85万吨,中国巨石、泰山玻纤、国际复材三家企业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碳纤维性能优于玻璃纤维,目前应用受制于成本。预计未来随着成本降低,碳纤维在风电领域应用量将持续提升。

夹芯材料:巴沙木供给受限,PVC泡沫已实现国产化,PET泡沫亟待国内突破。夹芯材料能够提升叶片结构的刚度,防止局部失稳,提高叶片的抗载荷能力。目前主要使用的夹芯材料包括巴沙木、PVC泡沫、PET泡沫三类。用量占比为38%、31%、25%。其中巴沙木90%产自厄瓜多尔,供给受到较大限制;PVC泡沫已实现国产化,主要生产企业包括维赛等;PET泡沫技术壁垒较高,海外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2.3.2风电整机企业

风电吊装统计数据发布,关注海风设备企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公布了2022年中国风电吊装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全国新增风电吊装容量49.83吉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5.16吉瓦。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90吉瓦,其中陆上风电360吉瓦、海上风电30吉瓦。2022年新增吊装容量按公司分类,金风科技新增吊装11.36吉瓦,占比22.8%、远景能源7.82吉瓦,占比15.69%、明阳智能6.21吉瓦,占比12.46%、运达股份6.1吉瓦,占比12.24%、三一重能3.52吉瓦、占比9.07%。按新整吊装数据看,风电整机制造市场集中度高,CR5超过70%;同时前四名企业市场份额占有率基本与21年持平或有小幅增加,市场格局较为稳定。在海风市场方面前五名分别为:电气风电新增吊装1.44吉瓦,占比27.97%、明阳智能1.38吉瓦,占比26.76%、中国海装1.04吉瓦,占比20.17%、远景能源0.84吉瓦,占比16.24%、金风科技0.29吉瓦,占比5.7%。由于海风的高技术壁垒,导致行业集中度极高,难有新增参与者加入,CR5超过99%。相比于陆上风电,我国海上风电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阶段。2023年预计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2吉瓦,同比增加超过120%。我们看好海风市场尤其是远海风电市场的未来发展,推荐关注海上风机龙头公司。

据粗略统计,1月风电招标规模达11.97GW,同增21%,环增62%。其中海风招标规模1.80GW,同降14%,环增181%。

近期多项目取得进展,标志漂浮式海风来到示范项目到产业化的关键节点。12月26日,中电建海南万宁百万千瓦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全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1月2日,由中国海油投资建造的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也已在青岛完成浮体总装。机构人士表示,深远海风电开发规划开发潜力大,预计深远海风电将成为未来十年风电主要增长极,并成为东部用电大省核心供电来源。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亚星锚链拥有R5/R6强度级别的系泊链生产能力,据报道已参与多个漂浮式风电落地项目。

巨力索具立项研发的《长期锚泊用单捻螺旋股钢丝绳系泊索项目》已经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公司深海工程用单股钢丝绳产品技术实现了巨大跨越。

三、新能源行业重大事件

1、“(组件回收)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有光伏企业向记者表示,目前的组件存量市场必然面临替代。而据行业人士估计,到2040年,我国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253GW,产值规模1500亿元。

“废弃光伏组件的回收与无害化处理,已成为目前亟须提前布局加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表示,作为光伏市场大国,我国新增和累计装机量均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但光伏电站运行期满后,废弃光伏组件将产生相应的固体废物。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光伏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由此产生的废弃物也将更多。

光伏组件的预期使用寿命约为25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千禧年后迎来快速发展,意味着最早一批投入使用的光伏组件即将进入生命周期的终点。

为何废弃组件需要回收?除落实双碳与环保外,组件中使用的部分原材料也极具回收价值,尤其是在风光设备制造中颇为重要的贵金属原材料。

据清华大学李金惠教授团队的研究,到2050年我国光伏组件报废量将持续增长,在碳中和情景下将达到108GW,届时这部分报废组件中的关键金属——即铜、银、镓和铟的总量将分别达到6.9万吨、156吨、140吨和1561吨。

“(组件回收)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有光伏企业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的组件存量市场必然面临替代。这一市场预计规模将有几何?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回收中心副秘书长吴翠姑曾在行业活动上提出,截至2030年,中国光伏组件废弃量将达到18 GW左右,约140万吨的废弃量,产值约130亿元;到2040年,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253GW,约2000万吨,产值规模1500亿元。

另一方面,近年政策层面关于光伏组件回收的重视正在加速。2022年9月,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闻发布会上就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表示,将加快修订完善光伏标准体系,推进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碳足迹核查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22年11月,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度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其中即包括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包装、运输、贮存技术规范,废旧光伏组件彩色镀膜利用技术规程,光伏电站安全拆除及分类处置管理规范等项目。而在企业参与程度方面,贝壳财经关注到,因光伏组件回收尚处于发展初期,不少企业态度尚较为谨慎。

格林美在今年1月回复投资者称,公司一直在关注光伏组件和风力发电领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也启动了相关技术研究,将在合适具有经济价值的时候,建设回收光伏组件的回收工厂。

隆基绿能则曾在去年10月回复投资者表示,光伏组件产品大约是25-30年的使用寿命,其中的银、铝、铜等金属均可以回收再利用,公司在相关领域已有研究。“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光伏组件回收技术研发的公司,进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晶科能源曾在去年9月表示,公司2019年开始搭建和试运行回收示范线,运用基于化学法的组件环保处理技术,其银,铜、硅回收率可达95%以上。

2、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对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实质性影响有限 欧盟发布《净零工业法案》提案,强调战略净零技术本土制造能力。3 月 16 日欧盟发布《净零工业法案》提案,表示欧盟将建立框架性措施以支持 本土净零工业的创新与生产能力,2030 年前欧盟战略净零技术(Strategic Net-zero Technologies)的制造能力将满足REPowerEU及绿色公约倡议下至少40%的年度预期需求。具体而言,欧盟本次提出的战略净零技术包括太阳能、风电、电池/储能、热泵/地热能、电解槽/燃料电池、生物燃气/生物甲烷、碳捕捉与储存技术以及电网技术八大类型,其中光伏、风电、电池2030年的目标产能规模分别为 30GW、36GW以及550GWh。供应链集中度过高的净零技术将在欧盟公共项目采购过程中面临一定限 制,但实际影响或相对有限。本次欧盟法案将单一供应来源比例超过 65% 的净零技术定义为“多元化程度不足”,在欧盟本次提出的八大战略净零技术中,光伏产业链对中国的依存度超过90%,因此后续国内光伏产品在公共项目采购中可能将面临一定限制,但我们认为实质性影响或相对有限。一方面,本次提交的草案中明确指出公共项目采购仍将依据经济性最优原则,产品性价比仍是采购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可持续性与可靠性的权重仅为 15%-30%;另一方面,为降低小型公共项目的管理难度,本次方案提出对于规模小于2500万欧元的公共采购项目,可持续性与可靠性的评价 标准将延后两年执行,且对于不依赖政府补贴的分布式光伏场景而言,目前并不会受到65%的单一供应来源限制。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和供应链本土化较难兼顾,中短期内欧盟仍需仰仗国内 新能源产业链。根据最新的REPower EU方案,欧盟计划于2025/2030年分别实现 320GW/600GW 的光伏装机总量,若将中国供应链排除在外则如此庞 大的装机目标势必难以达成。此外,考虑到欧盟本土制造的成本远高于国内,供应链本土化增加的额外成本最终仍将由欧洲各国政府与终端消费者“买单”,而这对已经深陷通胀及衰退风险的欧盟而言也并非理想的结果。因此,中短期内欧盟与国内新能源产业链脱钩的风险较小,近期 大幅调整后电新板块估值水平已处于较低区间,建议关注低位布局机会。

3、晶澳科技发布2022年度报告。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4、2022年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累计风电吊装容量达3.96亿千瓦。2022年,中国风电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风电吊装容量4983万千瓦,累计风电吊装容量达到3.96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累计吊装容量3051万千瓦。大型漂浮光伏市场迅速增长!海上光伏崛起。漂浮光伏(FPV)技术才在全球范围 内出现;在过去五年中,FPV开始主要在亚洲地区蓬勃发展。考虑到加速可再生能源部 署的必要性,欧洲地区一直在增加安装量,包括大型项目(GW 规模)开发和主要处于 研发阶段的海上FPV在内,FPV仍被视为一项尚未发挥全部潜力的新生技术。质量保证公司DNV的风能和漂浮光伏业务负责人Tore Hordvik表示,仅仅几年前,大多数漂浮 光伏项目的规模都还较小,而现在项目规模迅速增长,GW 规模的项目预计在几年内就可以实现。

5、天合光能全面公开210R产品解决方案。3月3日,天合光能首度向行业全面公开210R(“R”代指“矩形”)产品解决方案及产业化可行性路径,倡议硅片电池组件尺寸标准化,再次引领行业共建先进生态,充分释放产业价值。通过开创性的210R硅片电池技术及极致组件设计,至尊580W组件效率及功率显著提升,相较市面同档位产品,单片组件功率优势超30W,产品价值、客户价值、产业链价值也具备压倒性优势。

风险提示:

光伏行业政策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经济下行影响光伏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光伏新增装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其他突发爆炸等事件的风险等。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展恒基金认为可靠的公开可获得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或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展恒基金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展恒基金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传送或出版,否则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就本报告内容及其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疏忽、误解或其他不确定之处,展恒基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