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性策略的真相:当“绝对收益”遭遇三大隐形陷阱

原创展恒基金网
2025-04-16 阅读量:1000 市场中性策略 绝对收益 未来进化之路

一、被忽视的收益公式:你的钱是如何被“吞噬”的?

市场中性策略常被描述为“通过做多股票+做空股指期货剥离市场风险”,但其真实收益公式远比宣传复杂:

净收益=选股超额收益(Alpha)−对冲成本−交易摩擦−流动性折价−政策冲击成本

多数投资者在审视量化中性产品时,往往将目光聚焦于 Alpha 收益,却极易忽视对冲成本对利润的侵蚀,以及极端风险来临时可能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image.png

从数据表格看出Alpha有所衰减,从2020年的8.2%降至2024年的-4.5%,主因因子拥挤(小市值、高动量等因子失效)和市场结构突变(小微盘流动性枯竭)。其次,成本刚性侵蚀收益,即使市场下跌,对冲成本(年化8%-9%)和交易摩擦(年化9%-11%)仍持续吞噬收益。

二、三大结构性风险:从理论缺陷到现实崩盘

1. 因子内卷:量化圈的“囚徒困境”

在量化投资的世界里,当全市场机构纷纷追逐同一类因子,如小市值、高动量因子时,一场无声的 “因子内卷” 便悄然上演,而这往往会致使相关策略失效。以 2024 年 2 月为例,彼时微盘股指数单周遭遇了 16.87% 的暴跌,众多依赖小市值因子的产品遭受重创,超额回撤高达 9.3%。从量化归因角度深入剖析,小市值因子收益波动率竟高达 4.8%,这一数值是全市场的整整 3 倍,足以彰显其波动之剧烈。同时,通过估值分位数来看,市场呈现出严重的拥挤状态,前 10% 的小市值组合市净率相较后 10% 的组合足足低了 22%,因子内卷之严峻可见一斑。


在应对因子内卷及其他风险挑战的过程中,量化投资领域不断探索创新。诸多头部量化机构积极引入卫星数据,通过分析港口集装箱数量,能精准预测周期股的走势 。例如,利用卫星对港口进行高频次监测,获取集装箱吞吐量数据,进而推断相关周期股的业绩表现。同时,社交媒体情绪数据也被纳入投资分析体系,像是从微博热搜中提取与消费股相关的舆情信息,分析消费者对不同消费品牌、产品的关注度与讨论热度,以此辅助判断消费股的投资时机。


在动态因子权重调整方面,某私募运用 LSTM 模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 2024 年 2 月市场极端波动,小市值因子失效,众多产品遭受重创时,该私募凭借 LSTM 模型动态调整因子权重,成功将回撤从 9.3% 大幅压缩至 5.8%。LSTM 模型具有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捕捉长期依赖关系的能力,可根据市场实时变化,对价值、动量、质量等多因子的权重进行智能化调整,使投资组合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相对稳健 。


2. 对冲成本黑洞:基差贴水的致命波动

在量化投资领域,股指期货对冲常被视作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可很多投资者却误以为这是 “免费保险”。实际上,其成本不容小觑,不仅有交易手续费,还有基差波动带来的成本,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成本可能会吞噬全部收益。

image.png

如本周一,市场形势急剧变化,股指期货贴水竟飙升至 28%。某中性产品因此遭受重创,单日对冲成本大幅增加,直接侵蚀收益 0.8%。这一数值超过了该产品当年平均 Alpha 的 1/3,对产品收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投资者敲响了风险警钟。

3. 流动性枯竭:跌停时的“无人接盘”

量化策略高度依赖高频交易来捕捉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积累微小收益。然而在极端行情中,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交易意愿骤降,流动性可能瞬间消失,使量化策略无法按既定模型交易,加剧投资风险。

image.png

流动性枯竭行情也给量化策略血泪教训,某百亿私募因交易系统延迟15分钟,未能及时平仓,导致回撤额外扩大0.6%。


三、2025年4月7日崩盘全复盘:一场必然的“多空双杀”

 2025 年 4 月,全球金融与贸易形势剧变。美国累计对华加征 54% 关税,冲击 A 股相关板块。我国随即管制 7 类稀土物项,加剧市场恐慌。同一时期,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 80 亿元,雪球敲入引发期货抛售潮,量化中性产品空头对冲成本剧增,市场脆弱不堪。市场中性产品当天回撤可以归结为以下原因:

1. 流动性枯竭导致的冲击成本

市场恐慌引发个股大规模跌停,量化策略无法按模型价格成交,实际平仓价显著低于估值,形成流动性折价。

跌停个股占比:全市场15%(约800只个股跌停),中证1000成分股跌停比例达22%;

流动性指标:中证1000成分股日均换手率从1.8%骤降至0.6%;

冲击成本量化:某中性产品因流动性折价多亏损2.3%(实际成交价较模型估值低1.8%-2.5%)。


2. 小盘股暴露引发的Alpha失效

依赖小市值因子的策略在小盘股暴跌中失效,多头端跑输市场基准,超额收益(Alpha)转为负值。Wind因子库显示小市值因子单日收益-2.1%,动量因子-1.8%。

以行业平均小微盘(以中证2000成分股为例)持仓占比30%,单日多头端对标沪深300指数负超额-1.73%,对标中证500指数负超额-0.98%,对标中证1000指数负超额-0.43%。


3. 系统性选股负超额(模型失效)

多数量化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依赖小市值、动量等传统因子。当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跌停时,历史统计规律失效。其次,模型假设的因子间相关性在极端行情中瓦解(如估值与成长因子同步失效),风险控制模块无法有效响应。


四、投资者生存指南:专业风控的四个维度

1. 策略穿透:拒绝“黑箱”陷阱

策略穿透是避免投资陷入 “黑箱” 陷阱的关键。管理人是否公开风险因子暴露尤为重要,像头部机构每月披露行业偏离、因子波动率、基差敏感性等指标,使投资者能深入了解私募产品风险特征,及时察觉潜在风险,确保投资透明,有效拒绝 “黑箱” 带来的未知风险,保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image.png


2. 工具升级:多元化对冲端工具

在量化投资中,对冲工具的多元化升级意义重大。除了常见的股指期货对冲,还可引入期权和融券对冲。例如,买入行权价低于市价5%的虚值看跌期权,成本仅占名义本金0.8%,能有效规避基差波动风险。同时,增加融券对冲,可卖空股票构建反向仓位,与期权互补,灵活调整风险敞口,进一步提升中性产品的稳定性,丰富投资策略,为量化投资提供更多选择与保障。

3. 动性储备:最后的防线

流动性储备是应对风险的最后防线。投资者需预留至少10%的现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保证金追缴情况,确保账户资金安全。同时,为满足2025年新规的强制要求,还需进行严格的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单日跌15%+贴水20%”的极端场景,评估投资组合在极端市场条件下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前做好风险预警与应对准备,从而保障投资策略的稳健性。

五、未来展望:中性策略的进化之路

市场中性策略虽不会消失,但需完成三大进化以适应市场变化。首先,因子多元化是关键,从传统量价因子转向供应链物流、碳交易等另类数据,挖掘更多收益来源。其次,对冲灵活化至关重要,通过股指期货、期权、跨境工具的多维组合,灵活调整风险敞口。最后,风控实时化不可或缺,借助AI监控系统实现秒级风险预警,如行业偏离超限自动降仓。然而,需理性认识到,中性策略的“绝对收益”标签正在褪色,投资者应清醒认知,没有完美的策略,只有动态适应的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稳健前行。



    风险提示:


基金投资可能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这些风险可能影响基金的收益水平甚至本金安全,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并评估风险。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弘酬投资认为可靠的公开可获得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或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弘酬投资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弘酬投资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印、传送或出版,否则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就本报告内容及其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疏忽、误解或其他不确定之处,弘酬投资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上一篇:公募基金怎么买?机构严选有超额

下一篇:无

声明:
展恒基金除发布原创研究报告/文章以外,致力于优秀投研类文章精选、精读等,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部分涉及内容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阅读
TOPS 周排行
重点推荐
本月热销
展恒基金(总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院5号楼6层0615A
客服热线:400-818-8000
客服邮箱:CALLCENTER@myfp.cn
Copyright©2004-2021 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风险提示:展恒基金网所提供基金产品均由第三方机构管理,展恒基金不对基金产品业绩做任何保证,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产品的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和收益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特定产品所特有的投资风险等),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展恒基金网刊载的所有信息(包括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材料)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展恒基金网的任何推荐和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预示或预测,投资者应独立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