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动频繁的资本市场中,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权益基金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长跑冠军”。这类基金不仅能在牛市中捕捉增长机遇,更能在熊市中控制回撤,实现长期稳健收益。本文基于严格的筛选标准与市场数据,揭秘哪些基金真正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并分析其背后的制胜逻辑。
一、筛选标准:严苛条件下的优中选优
从全市场目前开放申购的股票型、偏股型和灵活配置型2000多只基金中,我们按照以下标准层层筛选:
1. 时间考验:基金需完整经历2019到2024年市场周期,且基金经理任职稳定(至少从2020年开始管理);
2. 规模适中:基金规模3亿200亿,避免规模过小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或规模过大影响灵活性;
3. 业绩持续优秀:近1年、近3年及2019到2021年的收益、夏普比率、卡玛比率均位于同类前50%;
4. 稳定性强:2019到2024年收益平均排名前33%,排名波动率控制在前50%。
经过筛选,景顺长城成长之星A、大成高鑫A、广发多因子、华夏创新前沿、交银科技创新A这5只基金脱颖而出。这些基金的共同特质是什么?我们从数据与市场规律中寻找答案。
二、长跑基金的三大共性特征
1. 风险收益比极致:夏普与卡玛比率双高
夏普比率衡量“承担单位风险的超额收益”,卡玛比率聚焦“单位回撤下的收益”,二者结合可识别真正的“稳健型选手”。

其中大成高鑫A:近三年夏普比率0.05(前1.4%),卡玛比率3.16(前3.5%)。
优秀基金并非单纯依赖高收益,而是通过严格控制风险实现收益与安全的平衡。高夏普与卡玛比率组合的基金,本质是通过严控波动与回撤,实现复利积累。例如,若两只基金年化收益均为15%,但A基金最大回撤20%,B基金回撤40%,十年后A基金累计收益可达305%,而B基金仅剩156%。
2. 长期排名稳定:拒绝“过山车式”业绩
短期排名靠前可能是风格押注的运气,长期稳定才是实力的体现。
景顺长城成长之星A(000418.OF):2019-2024年平均排名前23.1%,2020年(75.5%回报,前20.4%)与2022年(-14.2%回撤,前31.3%)表现均稳居第一梯队;
这类基金底层逻辑通常采用均衡配置(如广发多因子持仓分散在20个行业)或逆向布局(如大成高鑫A在消费低谷期加仓),避免单一赛道暴雷风险。
3. 基金经理“超长待机”:策略一致性为王
统计显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超过5年的产品,年化收益比行业均值高3-5个百分点。大成高鑫A基金经理连续管理超9年,2015-2024年穿越三轮牛熊,累计回报365%,年化15.4%。
三、典型案例解析
1. 广发多因子:量化模型的胜利
策略内核:多因子模型+动态风控
因子组合:融合价值(低PE/PB)、成长(ROE增速)、动量(股价趋势)三大类因子,每季度动态调整权重;
行业分散:前三大行业占比不超过50%(2024Q4为非银金融21%、银行13%、电力设备11%),规避单一行业黑天鹅;
仓位灵活:2022年Q2市场恐慌期,股票仓位从92%降至68%,成功规避系统性风险。
2. 大成高鑫:价值投资之道
策略内核:价值投资与全市场选股升级
大成高鑫的投资标签是“自下而上选股、长期持有、低估值偏好”。他注重公司基本面研究,偏好估值低于20倍的股票,通过商业模式、行业赛道、管理层能力等多维度筛选标的,避免追逐热门赛道。
原基金限定80%以上资产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但随着规模突破百亿(2024年规模达146亿元),单一行业限制导致风险分散困难。刘旭主动推动合同修改,取消行业限制并扩展至港股投资,以提升灵活性和选股范围
四、投资者实操指南
三步定位法:
第一步:筛选近5年夏普比率>0.5、卡玛比率>1.5的基金;
第二步:剔除规模<5亿或>150亿的产品;
第三步:验证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是否覆盖完整牛熊周期。
配置建议:
核心仓位(70%):选择2-3只均衡型长跑基金(如大成高鑫A+景顺长城成长之星A);
卫星仓位(30%):配置行业主题ETF(如半导体、医药),捕捉阶段性机会。
避坑提示:
警惕“冠军魔咒”:近一年排名前10的基金,次年有60%概率跌出前50%;
规模膨胀预警:若基金规模季度增幅超50%,需评估策略容量是否受限。
真正的长跑基金,往往在市场的喧嚣中保持冷静,在极端波动中坚守纪律。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年化收益超过15%的主动权益基金中,80%的基金经理任职超5年,70%的产品规模稳定在30-100亿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与其追逐短期排名,不如以“龟兔赛跑”的心态,选择那些用数据证明过自己的长跑者,与优质基金共同穿越牛熊。
基金投资可能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类型。这些风险可能影响基金的收益水平甚至本金安全,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并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