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已陆续有券商发布2019年度策略会的日程。都说今年券商“穷则思变”,纷纷给策略会入场券明码标价,票价从3888元的入门价到6888元的“豪华套餐”不等。但这些仍不能阻挡我们投资交流的热情。展望2019年,已有多家券商机构亮明观点并给出交易策略。
华泰证券:2018“水”已在,2019 待“渠”成:渠成水到,浇灌成长
2018年,去杠杆导致流动性和信用收缩,压制A股估值;7月底以来的政策调整未能显著起效的原因在于“有水”但“渠未成”。报告认为“通渠”政策的进度决定了2019年A股的节奏,重点关注2~4月、7~8月两个时间点;报告预期2019年全A盈利增速回落至5.5%,但呈U型,趋势或好于2018年,A股有望回升;报告认为流动性结构决定了市场高度,小行情or大行情取决于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谁的边际增量更显著;我们预期技术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决定了市场风格偏科技成长,从相对盈利、无风险利率、政策边际变化及产业链景气度考虑,建议配置通信、军工、金融。
2019 年国内将面临地产周期下行、中美贸易摩擦仍存不确定性等诸多压力,货币政策之“水”预计延续边际宽松,上半年或继续以数量型工具为主,若地产销售增速降幅超预期+加征关税的基数效应显现,下半年或会使用价格型工具。而“通渠”政策—资本市场改革、减税降费、扩大对外开放、补短板等组合拳的推进是关键。“通渠”政策的进度与效果,影响“市场底”“融资底”“盈利底”三者之间的关系,报告认为若间接融资为主渠,则市场底和融资底更接近盈利底,若直接融资为主渠,则市场底和融资底早于盈利底。重点关注 2~4 月、7~8 月两个时段的政策与数据。
西南证券:帆未动,心已动
策略研报判断,2019年,上证指数有望达到3200点,创业板指有望回归1700点。报告认为,市场供需格局、政策实施效果、国际战略变局三大因素将成为影响2019年市场推进的关键因素。同时判断A股市场“帆未动,心已动”。 金融监管缓和以及民企资金面改善将推动股市资金供给增加,中小盘股票将受益更为显著。创业板指有望呈现震荡向上格局,市场活力充沛,成长股与壳资源表现活跃;上证综指则相对创业板指为弱,呈现箱体震荡格局,白马股需要估值回归后再逐步跟随业绩增长。
中信证券:拨云见日,下半年迎来转机
政策“再平衡”托底经济,减税+稳杠杆+改革的搭配加速经济结构调整。预计2019年经济的增速在Q2-Q3见底回升,而A股也将在风险充分释放后,迎来未来3-5年复兴牛的起点。
在这种情况下,报告认为A股将“拨云见日,下半年迎来转机”。具体来看:
第一,A股盈利增速Q2探底,Q3回升。基准假设下,全部A股2019年盈利增速从2018年的9.7%下降到5.4%,单季同比呈“V”型走势,且底部下探不会太深,预计4个季度增速分别为4.5%、4.1%、5.4%、8.2%。
第二,政策预期逐步明朗。“贸易战”的不确定性有望在2019年Q1进一步明朗,政策预期在“两会”后明确,预计市场风险偏好在Q2末期逐步回暖:大盘在Q1盘整后,在Q2会逐步进入盈利和估值修复共振的上行阶段。
第三,市场流动性前低后高。保守估计,产业资本(包括纾解股权质押的专项基金)、保险、外资的资金2019年累计流入A股4300亿元,流入节奏上前低后高,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状况更好。
债市:强弱转换节奏持续
申万宏源:共克时艰 做多债券
三个角度、一个现象下的政策应对:(1)三个角度:谁在加杠杆?地方政府、国企和居民;谁最受益经济发展?2015年之后国企和大中型企业利润占比明显上行;谁是承接就业的主力?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承接就业比例持续提升。(2)一个现象:2015年至2017年,GDP名义增速提升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及居民消费增速逆势回落。原因猜测一:就业压力在增加;猜测二:本轮地产大涨一方面对相关产品消费带动减弱,另一方面对其他消费产生挤出。(3)为什么是2015年之后?主要的政策:营改增全面推开后税收征收力度加强;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棚改;大资管与实体经济去杠杆。(4)政策如何应对?第一:取消一刀切的政策,如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对非标限制等。第二,缓解债务压力。降准降息降低融资成本;债务支援,化解风险;改善再融资环境等。第三,减少收入下行压力。对居民和企业减税降费;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经营运行等方面降低企业制度成本。
2019年债市宏观环境展望:(1)海外经济增速回落,带动国内出口增速下行。(2)国内经济增速继续下行,2019年将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其中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回落,而基建增速将持续反弹。2019年将呈现被动去库存,工业增加值继续回落。(3)国内通胀无压力,但注意通胀预期变化。预计全年CPI均值在2.5%-3%至今,PPI有望低于2%。(4)货币政策继续放松,将看到降准降息,R007及实体融资成本继续回落,金融市场和实体资金面进入第三阶段。(5)财政政策继续宽松,赤字率预计将提升,预计2019年新增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及专项债规模分别为1.84万亿、1.1万亿和2.1万亿。
2019年债市牛平走势,推荐利率债、中高等级产业债和城投债,建议积极加杠杆、拉久期。
西南证券:顺资金之势,待改革之利
流动性改善与基本面走弱环境下,19年债市将延续慢牛态势。
经济基本面走弱和流动性持续宽松决定债市牛市。目前来看,明年通胀压力有限,对利率不会产生明显抑制。而虽然汇率将面临贬值压力,但资本流出规模目前可控,同时央行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放对冲,因而汇率贬值对债市实质冲击有限。明年债券将延续慢牛态势,10年期国债利率低点有望达到3.1%-3.2%左右。
对民企融资的定向支持将推动信用利差收窄。
信用债方面,考虑到近期政策大力支持民企,因而债市违约状况将得到明显缓解。信用值利率可能出现比利率债更大降幅。但基本面恶化对部分企业约束依然存在,因而民企里继续建议持有高评级债券。
华泰固收:意犹未尽,骑牛揾马
报告分析,政策取向成为近几年资本市场最大的“基本面”。2018年的两大主题是内部融资渠道收缩和外部贸易摩擦,也导致2018年债市成为中国债市历史上非典型牛市。
而内外部压力下,当下政策重心正在变化,2019年相机抉择特征将更明显。策略方面,报告判断,2019年债市“意犹未尽,骑牛揾马”。
债市趋势仍在,但空间渐小,需要承担更多风险才能博取收益,提防中长期股债强弱转换。操作策略需要更多元,吃着息差,把握长端,挖掘信用,埋伏转债。高收益债方面,关注政策敏感资产,寻找错杀机会,城投不做最差的,民企只做最好的,房地产抓龙头,过剩产能短久期选差、长久期选优。转债短期交易政策底,中期埋伏股债强弱切换可能。
兴业研究:2019年“债市还有戏”。
徐寒飞认为:
第一,由于贸易战影响外需,去杠杆影响内需,融资难影响企业的微观业绩,这些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将产生负面作用。
第二,货币政策有可能会更加任性,流动性预期会持续改善。整个的货币市场曲线和债券市场曲线会继续变平。
第三,不排除由于经济下行超预期,央行彻底逆转货币政策,重新降息。
第四,美股可能步A股的后尘而出现持续的下跌,全球风险偏好和联储的货币政策方向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第五,信用利差还没有到极限位置,等级利差的分化会更明显。信用债市场的头部效应会更明显,好的企业和坏的企业之间的利差会进一步拉大。
因此,2019年上半年利率中枢还有下行的空间,整个信用债可能会出现配置价值。总体来讲,2019年的债券市场仍然会有“戏”。
华创证券:未来流动性较此前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有限
屈庆研报提醒,未来流动性较此前进一步放松的空间有限。
第一,边际约束。包括:资金利率已基本持平于政策利率,流动性已无大幅放松空间;通胀预期的抬升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央行难以进一步放松。
第二,汇率制约。包括人民币贬值压力将限制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报告同时认为,2019年资金面仍面临量价考验,即地方债放量。此外,在宽信用政策起效开始,央行会逐步控制资金投放,并出现控制流动性的信号,但资金利率依然维持低位,在宽信用政策不断发生作用阶段,货币政策会领先于经济数据收缩以控制经济过热。
商品:通胀预期有限
2018年四季度以来,商品期市遭遇打压。展望2019年,机构判断通胀遇阻,商品市场机会有限。
中信证券褚建芳、崔嵘、刘博阳、王宇鹏宏观研报认为,2018年至今,能源价格上涨显著跑赢其他大宗商品,涨幅高达12.1%,而农产品和黄金分别下跌2.4%和5.4%,基本金属年初以来下跌13.4%。整体大宗商品上半年回报率好于同期的股票和债券,但下半年回报率均跌至-3.0%。
展望2019年,通胀预期抬升有利大宗金融属性,但是新兴市场需求的放缓意味着绝对涨幅可能不高。短期来看,相对看好黄金,而看平原油和工业金属。
不过,申万宏源谢建斌、徐睿潇、江真俊研报认为,“油价中枢上行,但短期冲到极致高位的可能性变小”。
报告分析,在2015-2017年间,全球原油库存属于主动降库存的过程,而同期中国的原油库存存在一定补库存过程。2018年上半年,中国及全球原油库存整体处于被动降库存过程,下半年开始进入主动补库存的过程。
因此,基于未来美国对伊朗制裁和其他事件性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富余产能有限,维持油价谨慎乐观的观点,2019年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中枢合理范围在75-85美元/桶。
汇率:人民币贬值压力依旧可控
机构普遍预期,因美元指数上行,人民币仍将面临贬值压力,但整体依旧可控。
东北证券李勇、刘辰涵、付昊研报表示,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美联储快速加息、欧元区和日本央行保持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情况下,今年美元指数持续上升,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展望2019年汇市,报告判断,美国经济或在2019年下半年迈入拐点,预计美元指数将在2019年大概率第二季度突破100点。
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指数走强,汇率上升,美元升值,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资金外流。尽管这是市场化的结果,但是为了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央行可能会采取资金流动的管控来稳定人民币汇率,防止资金大规模流出产生的风险。
综上,人民币受到美元指数走强的压力贬值,但由于我国国内对资金监管较为严格,在岸人民币的贬值幅度相对离岸人民币较小。
华泰证券李超、宫飞、朱洵、刘天天研报认为,在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内部,央行会更加看重稳增长和保就业,国际收支只能使用其他的跨境资本管理方式来暂时缓解。而且伴随着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大概率回落,美元指数回落概率较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19年突破7.0大幅贬值的概率不大。
报告预测,2019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枢在6.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