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齐唱咏“碳”调 15只“碳中和”基金密集登场】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概念股大涨,部分跟踪环保、低碳经济主题的基金,近日纷纷改名“碳中和”基金,另有多家基金公司也密集申报“碳中和”主题基金,近半年就布局十多只相关产品,抢占这一热门赛道。截至8月2日,今年以来新申报或改名为“碳中和”相关主题的基金数量达到15只,其中,7只为股票ETF及其联接基金,7只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另有一只定开债基。
【“固收+”基金密集限购 下半场公募继续积极布局该类基金】 8月2日,7月底A股市场震荡加剧,随着“固收+”基金产品受到资金青睐,部分产品机构纷纷发布“限购令”。7月30日,有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一只偏债混合基金即日起暂停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持续震荡之下,偏稳健收益类的产品仍有大量需求,基金公司布局固收+产品的节奏还在加快。多家公募表示,下半年将结合市场行情,重点布局权益类基金和“固收+”产品。
【213只公募FOF管理总规模近1500亿元 两只成立以来回报超七成】 首批公募FOF成立至今,已运行满4年。截至8月2日,全市场公募FOF总数量已达213只(含C类),总管理规模为1483.59亿元;其中,成立以来最高回报超过七成的有2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下同),超过五成的有28只,收益为正的有198只,收益为负的有13只(其余为新成立产品,暂无业绩收录)。基于FOF基金的优势特点,当前公募FOF正处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今年以来,在规模扩充上更加明显,同时,整体产品管理业绩也大部分实现了较好收益。可以看到,现阶段公募FOF正处于“快车道”。
【7月基金公司自购再放量 杠杆资金大幅流出】 2019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的规模水平有所提升。2021年7月基金公司自购规模再次放量,股票型和混合型合计自购规模达到4.4亿元。从最近两年来看,2020年12月、2021年3月,基金公司自购净申购(股票型+混合型)的规模均超过4亿元,属于历史单月较高水平。
【7月基金市场分化延续 “一日售罄”与“募集失败”并存】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板块分化进一步凸显。受此影响,权益类基金年内收益出现较大分化,近三成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的同时,仍有近三成基金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7月基金发行方面,“一日售罄”与发行失败、发行延期的基金兼而有之。业内人士指出,市场分化态势或在8月转向均衡,随着基金公司头部效应的强化,基金发行的两极化或成常态。
相关基金:
华夏沪深300ETF联接A、嘉实中证500ETF联接A、易方达上证50指数A
相关基金:
中融国证钢铁行业指数、华夏中证银行ETF联接A、工银瑞信金融地产
